[教育高层互访]
2001年,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我国外交工作的总体布局,通过教育高层互访,签署教育合作与交流协议,发展双边和多边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推动“强强合作”,促成重要合作项目的实施。
陈至立部长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访问芬兰、欧盟和奥地利,实现我教育部长对欧盟的首次访问;作为政府特使出访秘鲁,并顺访哥伦比亚和阿根廷。
吕福源副部长率团访问美国,考察美大学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大学及课程设置的影响。
韦钰副部长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副团长出席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出席在瑞士举办的国际红十字会例会。
张保庆副部长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访问阿根廷和古巴,与古方就为古巴培养人才、援建汉语教学中心、中古开展高校合作交换意见,并签署《中古2001-2003年教育交流合作协议》;还率团出访了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签署了《中韩2001-2003年教育交流合作协议》。
王湛副部长访问香港,出席邵逸夫基金会向内地教育第十四批赠款仪式,还率团访问德国和俄罗斯。
章新胜副部长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之际,出访了法国、意大利、瑞典、爱尔兰等国;同时,对驻上述国家使馆教育处、组的内部工作进行考察,并召开留学人员座谈会。
张天保同志率团出访英国和葡萄牙,对两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接待外国副部长级以上的教育代表团39个,其中正部长级教育代表团17个(接待外国部长级访华团的总数比2000年增加70%)。
[双边教育合作与交流]
2001年,章新胜副部长在与专程来访的美教育部长特别助理会谈中,对美方提出的加强中美师资培训、网上英语教学、师生交流等项目予以积极回应,并提出初步方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领导率团出访奥地利和斯洛伐克,与斯洛伐克签署了双边教育合作协议。
履行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秘书处职能,召开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教育合作分委会第一次会议,完成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和各项工作任务。
拟订及商签双边政府间教育合作协议、纪要、谅解备忘录或执行计划20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爱尔兰政府教育合作协议》《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教育合作分委会第一次会议纪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摩尔多瓦共和国政府教育合作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班牙王国文化教育交流执行计划》《中荷两国教育部长会谈纪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格鲁吉亚教育部教育合作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教育文化部教育合作协议》《中、法两国教育部关于教育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奥两国教育部长关于教育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国教育部和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关于西部教育发展合作项目的会谈纪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关于“汉诺威汉语中心”的《框架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斯洛伐克共和国教育部2001-2004年教育合作计划》《中、法教育部长合作意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高等教育等值问题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2001-2004年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韩国2001-2003年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新加坡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中国初三毕业生赴新加坡学习项目的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文莱达鲁萨兰国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与加拿大学者交换协议书》《中古2001-2003年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高等教育等值问题的协定》(获国务院批准),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同类协定;中、英双方就网络教育合作达成一致,商定在2002年签署《合作备忘录》。
与欧洲及亚洲等国家建立了教育合作机制:中俄政府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合作委员会教育合作分委员会、中英远程教育合作协调小组、中德高教合作项目指导小组、中德(赛德尔基金会)职业教育合作协调会议、中奥教育合作协调小组和中法教育合作协调小组(筹建);中新(加坡)教育合作混合工作小组、中马(来西亚)教育合作协调小组、中泰教育合作联合工作小组。
“强强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召开中加大学校长研讨会和中英高等教育政策研讨会;第一批清华大学学生于2001年9月抵德,学习双方共同制订的研究生课程;积极争取德国克卢伯基金会从2001年起延续“博士后奖学金”项目,在5年内提供经费约100万欧元,每年接受我国10名高校优秀科研人员赴德从事科学研究。
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部教育发展服务:IBM、SUN、英特尔、思科、摩托罗拉和朗迅等跨国公司捐赠设备、软件、现金等,为我西部高校培训计算机和网络专业教师2000多人;争取到加拿大5年期援款1200万加元,用于《中加西部地区远程基础教育项目》,支持四川、宁夏和新疆6个项目县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争取到澳大利亚援款1900万澳元,用于《中澳(重庆)职业教育项目》,重点资助重庆市5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创新做法,促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促成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参与发展我西部教育事业的具体合作项目。
落实“中非部长级论坛”的后续工作:为非洲11个法语国家举办“食品加工培训班”和“药用植物培训班”,以及为非洲11个英语国家举办“计算机运用培训班”;选派22名职业技术教师赴埃塞俄比亚;为加蓬和喀麦隆分别提供小额援款40万元和20万元。
撰稿 戴继强
审稿 李东翔
[对外汉语教学]
2001年,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给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国外对汉语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汉语教学在全世界领域内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2001年2月8日召开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年度例会,首次确定设立“国家汉办项目经费”,大幅度增加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投入,为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提供了财政支持和经费保障。
一、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基本概况
2001年,全国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机构共281家。共有对外汉语教师4808人,其中专职教师1986人,专职教师持证人数1212人,持证率61%;兼职教师2822人,兼职教师持证人数580人,持证率约21%。
2001年,全国来华以学习汉语为目的的外国留学生数为41512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9.6%;其中学历生4103人;非学历生37409人;另有远程教育生1943人,其中函授生1328人,网络学生数615人。
2001年教育部批准黑龙江大学、延边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10所学校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根据第二次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2000~2004年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计划,2001年就建立“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进行了调研,并最终确定了“基地”的建设标准。
2001年,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共派出汉语教师317人到国外任教,分布在53个国家。合作编写教材32种,出国参加学术会议28人次,其他合作研究项目12项。
二、教师工作
为加强对海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周边国家汉语教师的培训,教育部设立了“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资助项目”,2001年共资助、培训韩国53人、印尼40人、泰国40人。同时,根据国外需求,还设立“派遣专家赴海外短期讲学、培训汉语教师项目”。2001年第一次派出专家小组分赴加拿大多伦多市和美国新泽西州、波士顿和纽约市,培训教师近300人,受到各方的欢迎和好评。应泰国曼谷市政府邀请,还组织了专家小组赴泰培训了40名汉语教师,指导并资助广东国际教育交流协会派遣8名教师赴印度尼西亚培训该国汉语教师1039人次。
2001年,国内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有156名对外汉语教师获得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至此全国持证者已达2203人(包括已退休人员)。
三、教材工作
2001年,重点启动了与加拿大合作编写汉语教材项目,为英语地区国家中文系本科汉语、公共汉语和高中汉语编写3套教材。财政部为该项目共投入1000万元,是迄今为止投资编写教材最大的项目。培训东南亚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师系列教材已通过专家审定并将出版使用。用于越南大学中文系本科汉语专业的系列教材,部分已交河内和胡志明市有关大学试用;用于印度尼西亚汉语学校的综合汉语读本,已全面开始实质性的编写工作,同日本御茶之水大学合作编写的综合汉语教材已经完成,将正式出版。同韩国釜山大学共同编写的汉语教材已完成,正在进行韩文注释的审校工作。
四、汉语水平考试工作
2001年,汉语水平考试(HSK)在海外进一步扩大,新增加了缅甸、印尼(泗水、雅加达、棉兰、万隆)、韩国釜山、匈牙利、丹麦、瑞典等6个国家9个考点。海外HSK考点共有55个,分布在24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共有44个考点,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国内全年考生达23951人(不包括少数民族参加人数),比2000年增加31%;国外考生12829人,比2000年增长47%。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
2001年,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共有9名教师享受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来华学习,77名教师享受暑期来华奖学金,23名HSK优胜者获得优胜者奖学金来华学习。
2001年,教育部共向27个国家的57个大学和有关汉语教学机构赠送中文图书50000册。还邀请了各国汉语教授和汉学家共31人次来华访问。增进了国内国外的相互了解,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师跟上国际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步伐,了解国外最新学术动态、扩大学术事业提供了机会。
2001年,教育部向25个国家的33所学校派遣了37名中文教师。国家公派在外汉语教师共计84人,分布在43个国家和地区的72个单位。继2000年国家汉办首次为新加坡中小学推荐汉语教师后,2001年国家汉办又为新加坡推荐了中文教师44人,至此已推荐96人。
2001年,部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组团,分别考察了日本和韩国以及英国、法国和德国,对上述地区的汉语教学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强对上述地区汉语教学支持的具体措施。
电视汉语教学方面,2001年,在美国SCOLA电视网播出的节目更加丰富,节目的影响得到扩大。向泰国皇家远程教育电视台增派了1名汉语教师,完成为该电视台编写的教材,并已在电视台播讲。
六、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年会于2001年7月在成都举行。会议交流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各方面的成果及学术经验。截止到2001年年底,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员有1257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1023人,比2000年增加170人。
撰稿 席 茹
审稿 田小刚
[与国际组织合作]
一、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合作项目。
2001年,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落实了第五期教育合作项目,为期五年(2001年-2005年),儿基会将提供140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用于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具体有下列四个合作项目:
-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项目;
- 加强早期幼儿教育与发展项目;
- 加强贫困地区教育规划、管理和监测项目;
- 加强贫困地区远距离教育项目。
二、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的合作。
2001年,教育部争取并落实了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远程师资培训项目,UNDP将为贫困地区提供约65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主要用于甘肃、四川、云南三省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
[国际学术会议]
2001年,教育部共资助了54名高校学者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这些学者均是院校学科带头人、留学回国优秀人才和科学院院士等。为21所院校在华举办的44个国际会议提供了资助。
撰稿 刘万生
审稿 田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