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人才培养 > 人才计划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2001-08-27    吕杰

字体大小:

  简介

  为了吸引和稳定优秀留学人员在国内高校任教,使他们通过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尽快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国家引进国外人才专项经费,原国家教委于1987年设立了“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现更名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采取项目资助的方式,以面上项目资助为主,适当开展重点资助、跟踪资助、联合资助和有偿资助(1994-1996)。十三年来,“计划”已资助1610人,资助经费总额累计达9882万元,平均资助强度约为6万元。

  教育部对该项工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由主管部长任组长,相关司局为成员单位的“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的实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司,处理日常工作。为了规范计划的管理工作,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制定并颁发了计划的试行办法以及有偿资助管理办法,并在回顾、总结十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对试行办法进行补充和完善,于2000年修订、颁布了计划的“实施办法”。

  十几年来,“计划”已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运行模式。学校推荐、主管部门审核、按限额申报的方式,既可对申请者进行初选,又可适当减轻工作量;形式审查、专家通讯评议、专家会议评审、领导小组审定的评审程序,既充分发挥了专家的作用,确保了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又使有限的资金得到了优化配置。

  十三年来,在有关部委教育主管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学校的积极配合下,通过财政部和教育部的密切合作以及“计划”获得者的不懈努力,“计划”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吸引和稳定了一批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在高校任教;培养造就了一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孕育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学术梯队的建设和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的发展;提高了对基金类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

  针对目前计划存在的资助面不够广,资助强度偏低;后期管理有待加强以及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今后将在以下4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该项工作:

  继续争取财政部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加大对“计划”的投入,适当扩大“计划”的资助面,加大“计划”的资助强度。在资金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存量”部分仍按目前的方式运作,“增量”部分用于增加重点资助的人数,进一步扩大“计划”的影响,提高它在同类计划中的地位,增强“计划”的社会效益。

  进一步加强“计划”的宣传工作。不仅要宣传“计划”本身,使大家充分了解“计划”的成效,使留学回国人员清楚“计划”的申报及评审程序,还要加大对“计划”资助对象的宣传力度,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和参与竞争的能力,为他们以后获得其他资助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每年在《光明日报》公布“计划”获得者名单外,还将建立“计划”网页,加强网上宣传力度。

  进一步加强“计划”的后续管理工作,除了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做好面上的跟踪检查外,还将不定期地对各高校的“计划”工作进行抽查,实地了解“计划”的执行情况,通过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改善工作,同时也对高校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

  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各单位的申报限额。申报名额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资助人数。为了使工作量不致太大,教育部一般是按照3:1的比例来确定申报名额,并将名额分配到高校的主管部门----部委或省教委。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校的规模和实力都在发生变化。教育部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进竞争机制,根据各校的综合实力和前一年“计划”的中标率,适当调整申报限额,激励各校不断改进“计划”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吸引和稳定优秀留学人员在国内高校任教,使他们通过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尽快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国家引进国外人才专项经费,原国家教委于1987年设立了“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现更名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采取项目资助的方式,以面上项目资助为主,适当开展重点资助、跟踪资助、联合资助和有偿资助(1994-1996年)。14年来,“计划”已资助1781人,资助经费总额累计约1.14亿元,平均资助强度约为6万元。

  育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计划的实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司,处理日常工作。为了规范计划的管理工作,教育部制定并颁发了计划的试行办法以及有偿资助管理办法,并在回顾、总结十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对试行办法进行补充和完善,于2000年修订、颁布了计划的《实施办法》。

  多年来,“计划”已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运行模式。学校推荐、主管部门审核、按限额申报的方式,既可对申请者进行初选,又可适当减轻工作量;形式审查、专家通讯评议、专家会议评审、领导小组审定的评审程序,既充分发挥了专家的作用,确保了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又使有限的资金得到了优化配置。

  14年来,“计划”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吸引和稳定了一批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在高校任教;培养造就了一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孕育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学术梯队的建设和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的发展;提高了对基金类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

  针对目前计划存在的资助面不够广,资助强度偏低;后期管理有待加强以及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今后将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该项工作:

  继续争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加大对“计划”的投入,适当扩大“计划”的资助面,加大“计划”的资助强度。在资金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存量”部分仍按目前的方式运作,“增量”部分用于增加重点资助的人数,进一步扩大“计划”的影响,提高它在同类计划中的地位,增强“计划”的社会效益。

  进一步加强“计划”的宣传工作。不仅要宣传“计划”本身,使大家充分了解“计划”的成效,使留学回国人员清楚“计划”的申报及评审程序,还要加大对“计划”资助对象的宣传力度,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和参与竞争的能力,为他们以后获得其他资助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每年在《光明日报》、《神州学人》等有关报刊上公布“计划”获得者名单外,还加强网上宣传力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网址:www.gov.moe.edu.cn)。

  进一步加强“计划”的后续管理工作,除了按照《实施办法》的要求做好面上的跟踪检查外,还将不定期地对各高校的“计划”工作进行抽查,实地了解“计划”的执行情况,通过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改善工作,同时也对高校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

  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各单位的申报限额。教育部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进竞争机制,根据各校的综合实力和前一年“计划”的中标率,适当调整申报限额,激励各校不断改进“计划”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2000年度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名单:

  王元丰、李波、李凌松、吴兰、赵学雷、朱胜、张灼华、周叶中、张秋生、张剑锋、李耀群、李瑞军、马力耕、邵志清、蔡焕杰、李萍、纪越峰、赵春晖、邵龙义、许兰喜、潘子刚、孙立宁、罗正荣、张东刚、陈峰、谭世贵、王玉忠、郭庆旺、张澍、梁恒、汪劲、胡刚、李凤日、刘建华、马正强、姜若瑜、何维达、赵兴球、蔡体菁、达良俊、胡天跃、李铁军、王青、王克奇、刘更、李景文、梅宏、郁建兴、郑平、尧德中、雷明、龚为民、康俊勇、褚学宁、周永章、姚郁、杨印生、庞雄奇、王国顺、曹国华、王旭东、陈滋利、张飞雄、徐岩、陈誉华、谢菠荪、张旭、高富平、舒华忠、王化成、于溯源、赵杰煜、蔡伯根、邓开明、胡文容、吉民、管长龙、卓志、董晓燕、卞萌、曹佳、徐国祥、何品晶、刘斌、施建蓉、于良春、张寅平、孟明、陆金桂、何成、宓咏、张汉壮、计金标、刘煜炎、黄霞、于秀敏、柴立元、倪文、龚元石、胡爱群、谭晓东、曾星、金荣洪、刘红忠、潘庆、董发勤、文志斌、赵以军、蒋平、赵德刚、韩鲁佳、于建国、张杰、江涛、高隽、陆根书、薛云奎、陆一帆、董玉琦、严秀平、刘芝华、杨新民、谭成翔、高玉宝、张百春、陈捷、程章灿、曾晓雁、汪宏、张新祥、谢树成、李志杰、李朝军、韩德俊、仲崇权、刘焱雄、孔继烈、佘碧平、杨雪燕、龙腾、吴裕功、许江、牛志升、李义兵、胡劲松、潘存德、谭文松、陈则、张龙妹、孙长永、周继红、刘继和、陈晓龙、郑宁、胡华、张嘉宁、余林、袁峰、阮百尧、热娜、王幼平、周东华、陈建群、陈越、陈大跃、刘贵忠、汪源源、王小明、邓引斌、郭少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