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教学研究
大学语文:高开课率背后有隐忧
2013-09-27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关注大学语文(1)

调查显示96.52%的高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必修课占比仅为34.8%——

大学语文:高开课率背后有隐忧

  隐忧之一:必修课占比少,随时有被“砍掉”的风险;

  隐忧之二:课时不够,开课学期短,学分少;

  隐忧之三:教材使用不规范,质量参差不齐。

  2013年4月底,由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主办、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承办,历时一年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征文赛落下帷幕。在社会对这一高校大型公益文化活动热议的同时,大学语文教师与大学语文课程又一次引起了相关媒体高度关注。

  其实早在2012年初,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与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便联合全国大学语文教师QQ群做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问卷调查》。这份调查覆盖全国20余省份近百所高校,有115位一线大学语文教师接受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6.52%的高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的目标看似基本实现。然而高开课率的背后隐忧甚多:

  隐忧之一,其中必修课占比仅为34.8%,而且“一旦高校面临课时调整,大学语文必首当其冲,是最先被砍的课程”。

  隐忧之二,62.5%的高校课时在32或更少、开课1学期、2个学分,较之大学英语课的300-400课时、开课4学期、12-16学分,真可谓天壤之别。

  隐忧之三,教材使用不规范,在职称压力、经济利益催生的编教材热潮下,大学语文教材已突破1500种之多,鱼龙混杂、参差不齐,设立教材准入制度迫在眉睫。

  制约大学语文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大学语文教师在高校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薪酬待遇、科研状况及发展空间均不能与专业课教师和政治、英语教师相比。不少主管教学的领导以为大学语文学术含量低,或以为公共课好教,致使大学语文教师与其他教师同工不同酬,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29%的被调查者反映薪酬较专业课任课教师低;25.5%的被调查者反映薪酬较英语、政治等公共课任课教师低。这种有形的差别无形中使大学语文教师在学校“低人一等”。有的学校专业课教师上一节课计1.1个工作量,40个学生为标准班,而大学语文教师一节课只有1个工作量,学生却是专业课课堂规模的几倍。申报课题、获各种奖项和精品课程的机会也比其他教师少。有些青年教师兢兢业业,努力钻研,颇有心得,所授之课很得学生喜爱,但连续几年申报校级教研课题均未获批准。这折射出高等教育评审评价体制上的某种问题。比如评审大学语文课题,理应找大学语文专家,可是参与评审的很多不是大学语文业内人员,更多的是行政管理人员。在职称评定上,条件相同时,优先上的也总是专业课教师。

  大多数学校对大学语文教师和大学语文课程不重视不扶持。在问卷调查中,对于“课程建设经费投入”一项,仅24.35%的被调查者回答“有经费支持”;对于“学校是否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发展”一项,仅16.52%回答“是”;对于“学校或院系是否为大学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干事业的平台”一项,仅仅5.41%选择了“是”。是不是教师们都不敬业?问卷显示非常敬业和比较敬业的教师为84.61%。事实上业务水平如何,课教得如何,不是评教学名师与精品课程的必要条件,因为评审小组评审时的主要依据是报表,而报表的内容又多是些曾获过什么奖项、承担过什么课题之类的。评审员不去拟评者的课堂听课,也不必听取学生意见。往往是有系统的教学理论与教学论文、有很好的教学实践,学生每学期评估多为优秀的教师,仍不能申报精品课程,也与教学名师无缘。难怪教师们对名目繁多的评审多有微词。这些都显示在现行的重科研、重奖项、重课题、重名位、轻教学的评价体制下,大学语文教师与课程发展的困境。

  大学语文教师与大学语文课程缺乏安全感,时时有生存危机。一旦学校面临课时调整或教学改革,首先被取消的就是大学语文,似乎不削弱或取消大学语文,就不叫“改革”。几乎每学年都有学校取消或削减大学语文,几乎每学年都有大学语文教师在改行和流失。

  难怪对大学语文的发展前景持不乐观态度的,在被调查者中有69.23%,比较乐观的仅为30.77%,非常乐观的一份也没有。这样一组数据是触目惊心的,应引起教育行政部门高度的重视与关注。

  业内相关专家认为,其实在高等教育已成为大众教育的今天,把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当作重点公共课程来开设是防止汉语退化、提高全民族汉语水平最重要的方式与手段。这些年,大学里开设了包括以上所举的多种通识课程,大多都有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但把母语教育和人文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通过提高驾驭母语、品味母语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和文化品格的课程,恐怕非大学语文莫属。简单地与市场对接,以实用的急功近利的眼光来看待它、取消它,是短视的、愚蠢的。(杨建波 陈鑫)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学语文为啥遭遇尴尬
· 大学语文,何时不再“边缘化”
· 取消8年后重庆一高校恢复《大学语文》为必修课
· 大学语文不能定位为某种专业性的学科
· 大学语文被指“五宗罪” 教学质量不均内容陈旧
· 多种原因造成大学语文“边缘化”
· 大学语文遭遇尴尬 教材质量次学生满意度低
· 大学语文靠什么走出困局?
· 观察:大学语文靠什么走出困局?
· 靠什么提升大学语文吸引力?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