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中外交流 > 海外概况
专家评说:2008年八个教育话题牵动世界的目光
2008-01-08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8.校园枪击事件

  主持人语:2007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33人死亡。8月4日,美国新泽西州4名大学生在当地弗农山小学的操场上惨遭“行刑式”枪击,近距离头部中枪。11月7日,芬兰南部图苏拉镇的约凯拉学校,一名18岁男子开枪杀死5名男生、2名女生和该校校长。据悉,凶手是该校学生。12月11日,印度发生校园枪击事件,一名14岁男生被两名同学枪击死亡。当然,我们不应忘记年届七旬的以色列籍教授列维·利布雷斯库,他在关键时刻挺身堵住枪口,保护了学生。

  专家点评:北美和欧洲,两片聚集和享受人类现代文明成果最多的大陆,为何相继发生如此极端的事件?把事情联系起来看,便显露端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青少年暴力项目”研究主持者杜威·康奈尔在英国《泰晤士报》上刊文说,对暴力电影和小说的偏好,对现代科技和大众媒体的利用,都显示出“21世纪”的特征。哗众取宠的媒体大肆宣扬一些极端事件的细节,网络媒介又加速其传播,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容易受其影响,甚至模仿。

  两位凶手在性格上都孤僻离群,除自身原因外,其中是不是也有环境和教育因素在起作用呢?他们在案发前发布网络视频,无异于向身边的人发出最后的警告,唤起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再一次被忽视后,他们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开始报复计划,最终连同自己的生命一起结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自身也是受害者。

  极端的行为就像火山爆发,而平时积聚的能量往往来自于校园生活。日本文部科学省数据显示,2007年日本校园欺侮事件的次数再创新高。印度枪击事件中的两位主角供认,被杀害的那名同学一直欺负同学,是学校一霸。为了除掉这个“恶霸”,他们才决定杀掉他。

  孩子们仿佛在以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提醒世界,使不同文化、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都能获得表达的机会,都能获得应有的关注和尊重是多么重要;使儿童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尊重差异和多样性是多么重要;学校为已经受到伤害的儿童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是多么重要。这些正是全世界教育者需要为之努力的。(郑新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两会,哪些教育话题会成热词
· 民主党派提案关注哪些教育话题
· 教育问题话题不断 我们应该怎样抓教育
· 2010年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聚焦两会教育话题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