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研究 > 综合研究
加强我国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
2011-11-09    厦门大学 蔡虎堂

字体大小: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兴起,大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同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大学的使命不仅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传播和发展文化科学技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贡献科学理论知识;而且在于通过知识转化、科技成果转让等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的服务。因此,大学必须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循环,坚持“教育-科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并在社会服务中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审视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尽管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都普遍把服务社会作为核心理念,自觉地为人类社会发展、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斯坦福大学提出“立志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知识”;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学校要致立于发展知识,培养学生在科学、技术及其他方面的学识,最好地为国家、为世界服务”;剑桥大学的使命是:“通过追求国际最高水平的、优秀的教育、知识和研究,为社会作出贡献”;牛津大学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大学的研究成果和毕业生的技能,使世界、国家和地方社会富饶起来”;东京大学则期望“通过积极地用研究成果回报社会和工商业,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一大学发展的世界性潮流是顺势而生的,也是不可逆转的。 那种"象牙之塔"式的封闭的高等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将在社会化的开放的教育大统中定位和构建。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受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水平等影响,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转轨的新形势、社会转型的新课题、科技文化发展的新动态,迫切需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分析、及早谋划,不断解决好这两个“不适应”问题,不断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一、增强高校办学的社会性、开放性

  随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扩展,高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已由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传统的“象牙塔”已倒塌,高等学校正向社会全面开放。“当代‘高等教育机构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轴心又是文化发展的轴心,也应该成为周围社会的源泉,因此应该完全向社会开放。’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与社会的直接联系将更广泛、更深入,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服务站’。”⑴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已是一个时代发展趋势。首先反映在各高等教育机构向社会更加开放,通过各种灵活的教育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教育机会,成为终身教育的机构,使得高校成为覆盖社会各种人群、向全社会开放的社会化的高等教育系统,不再是少数人才可以享受到的“专利”。其次,高等学校将进一步增强其社会服务功能,发挥其社会中心机构的作用。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在其新著《大学与美国的前途》中指出:“服务于社会只是高等教育的功能之一,不过却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当国家面临困难之时,问题不在于大学要不要关心社会上的问题,而是如何尽职尽责地去帮助解决社会上的问题。”⑵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不同领域,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使高等教育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进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变革和创新,更新和完善教育形态。正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克拉克?克尔曾经说:与周围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是现代美国多元化大学存在和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在服务先进文明社会的众多领域方面所作的贡献与其在维护、传播和研究永恒真理方面的作用,在探索新知识方面的能力一样,都是无与伦比的。⑶纵观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美国大学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世界先进教育中霸主地位的确立,是与大学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服务和贡献分不开的。

  与西方国家高校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历程不同,我国大学在这个问题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高校基本上不承担科学技术研究的任务,把按计划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科研成果大都停留在论文和实验室,满足于纸上谈兵,研发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定位不正确,教授们不屑于也不善于与市场打交道,对校外大千世界漠不关心,孤芳自赏,不能够主动走出校门,积极参与到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去,把自己完全和外界封闭起来了缺乏面向国家战略进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动力,徘徊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之外,。“近几年,高校中出现不少老师著作和学生论文抄袭的现象,不能不说与这种封闭的体系有很大的关系。源头的活水一旦枯竭,隔年的沉渣就难免泛起。因此,大学教育要上水平,必须实现办学思想和理念的突破,注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必须与社会和企业更好地结合” 。⑷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分认识到:“大学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社会续期欧的变化必然引起大学功能的改变。”⑸必须顺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新的要求,深化产学研合作,解放思想,推倒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种种隐性壁垒,促进学校向社会开放,主动走出“象牙塔”,在高校围墙之外,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提升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大学是国际性机构,拥有来自欧洲的共同历史渊源,并且又受到世界科学系统的影响。”⑹为此,在经济与科学的全球化时代,中国高校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快速发展的经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机遇,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促进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使之成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带动相应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使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说说大学的使命(二)
· 学界座谈"大学与文化传承创新" 吁守护大学精神
· 香港中大校长:别让排名“挤掉”大学首要使命
· 李志民理事长谈大学的初心和使命
· 清华校长顾秉林:在全球化和本地化间取得平衡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凯:社会公正与大学角色
· 现代大学要激发理性的力量
· 高等医学院校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三重逻辑”
· 高等教育分层次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建议
· 重塑高等教育优势 服务东北全面振兴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