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纪实选摘
科技是关键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
教育是基础 抓科学技术就必须同时抓教育
访问:张司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这次采访。在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想请您以一个非常重要的见证者或参与者的身份,谈一谈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科技工作方面的一些情况。
口述:首先我想着重谈谈邓小平指示所起的特殊作用。“文革”后,小平同志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我这里主要谈谈与高校科技密切相关的几点。
从当时的背景说起,。那时候“两个估计”,说学校没有贯彻毛主席的路线,是实行修正主义的路线,大部分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的。我们教育战线特别是高等教育战线,广大的教学科研人员,戴着“臭老九”的帽子,心里蛮压抑的。这两顶帽子像“紧箍咒”一样牢牢地束缚着大家。“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学校也不招生了,一片混乱。粉碎“四人帮”以后,大家都欢欣鼓舞。小平同志出来主持工作,首先从政治上拨乱反正,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以高考作为一个突破口,引导高等学校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这里我想重点谈的不是整个高教战线拨乱反正的问题,而是对我们管高校科研工作的人来说,觉得特别重要的,也是为我们以后的体制改革,以及高校的发展指明方向的几点指示。
小平同志几次在座谈会上都先后讲了,把它归纳起来,我认为跟我们高校科研关系最密切的有三点,我们当时感受很深,非常振奋。第一点,他说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这就是说把科技和教育在整个现代化里边的重要地位给明确了。
第二点,他说高等学校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而且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也是办科研的中心”。哎呀,这可振奋人心啦!冲破了原来的观念、原来的体制束缚,为后来的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高等学校是办教育的中心,这个大家都明确,也没有争议。但说高校也是办科研的中心,就有不同看法了。因为过去我们学习了原苏联的体制,没有把高校科研放在应有地位。
那么原苏联的发展历史怎样的呢?他们是先有科学院后有大学。1724年,俄罗斯科学院就已经成立了,那时还没有正规大学呢。所以他们这个科学院先取得了官方的重要地位。后来逐步建立了高等教育体系,但科研工作没有相应发展起来。十月革命后,强调国家急需人才,把科研重点放在科学院及其他独立研究机构中进行,高校科研比较薄弱,形成了科研、教育分离的体制。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因而从1956年开始,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多次作出决定加强高校科研。其中一项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措施是由国家和产业部门投资,在一批高等学校中先后建立起1500个专题实验室和部门实验室。由此可见,在我国建立仿苏体制时,他们的体制实际已经开始变化。
在座的有几位是博士研究生,你们过去也可能没有体会,现在当博士研究生了,体会应该很深了,不搞科研你怎么当博士生?所以把高校这点明确,那是前所未有的,非常重要的。
第三点,讲到科技和教育关系非常密切,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注意是同时,不是说科技抓完了再来抓教育,要从教育抓起,先得有人才。
归纳起来这三点,小平同志当时讲的这三点,管大学科研的人听了特别高兴,大学校长听了也都特别高兴,广大教师受到很大的鼓舞。因此,出现了大学习、大讨论,探索大学科研发展的路子。我们后来提的一些思路,好多都是沿着小平同志指引的方向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