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清华百年校庆 > 与清华有关的口号
清华骄子 百年歌唱
2011-04-19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时间:1929年 人物:陈寅恪

  缘由:悼王国维

  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昆明湖,陈寅恪1929年所撰王国维先生纪念碑碑文中有这样几句:“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一生坚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特立独行,狂介有古风。

  吴宓称陈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陈寅恪虽博学,却无一张过硬的文凭。他留学欧美十多年,受业弟子陈哲三说:“因先生读书不在取得文凭或学位,知某大学有可以学习者,则往学焉,学成则又他往。”为此,陈寅恪受聘清华国学院曾受过一些周折。

  陈寅恪名气大、学问深。史界大家傅斯年曾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当年吴宓、朱自清、浦江清等人都听过他的课。有人称他为“教授之教授”,也有人称他为“活字典”。

  陈寅恪学问虽大,钱袋却“小”,常囊中羞涩。时任北大校长胡适要赠陈寅恪一大笔美元,陈寅恪不受,最后决定把一部分藏书卖于胡适,只象征性地取了2000美元。据季羡林看法:“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堡梵德大辞典》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这一批书实际上带有捐赠的性质。而寅恪师对于金钱的一介不取的狂介性格,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陈寅恪生性狂介,却不乏温情。他初到清华园,与赵元任一家为邻。赵元任书多屋小,陈寅恪便将屋子的一半让给赵家使用。陈寅恪课余与吴宓、王国维、赵元任及其他学者往来频繁,“晤谈对弈,互相切磋琢磨,十分欢洽”。在赵元任夫妇帮助下,他39岁时终于觅得理想伴侣唐筼女士。

  陈寅恪温情中常泛幽默之光。1924年,清华筹办国学院时,邀请在哈佛大学执教的赵元任回国,哈佛答应有与他资格相当的人来代替才放他走。赵元任写信请正在德国的陈寅恪来。陈寅恪回信:“我不想再到哈佛,我对美国留恋的只是波士顿中国饭馆醉香楼的龙虾。”

  陈寅恪的幽默不仅表现在平常生活中。他一生关注民族盛衰,国家兴亡,文化存废。当年,袁世凯当总统,他讥之为巴黎选美。张勋组阁,他讥之为妓女作秀。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一批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闹剧,他在《癸未春日感赋》一诗中以“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的诗句予以讽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聚焦清华校庆:回家!更好的清华等你来
· 顾秉林、胡和平: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 胡锦涛讲话在全国高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 教育部长袁贵仁:若干所大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 清华大学领衔的中国互联网
· 系列专题:清华大学领衔的中国互联网
· 系列专题:品味清华园里那些“凝固的音乐”
· 系列专题:清华园内见证辉煌历程的人物像群
· 清华大学收到厚礼 冠名小行星百年清华上太空
· 系列专题:回响在百年清华里的“声音”景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