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韩启德院士批评急功近利与浮躁学风
2001-12-28    

字体大小:

    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李京华江涛)“现在我们都痛感具有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太少,我认为目前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学风上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学术环境和学术土壤的问题。”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今天举行的“基因组时代的医学”——北大论坛上说,近些年来,追求利益、特别是短期利益已发展成一股社会风气,反映到学术界来,就是急功近利与浮躁的学风的抬头。

  就急功近利与浮躁之学风的问题,韩启德院士归纳为五个表现:

  表现之一,科研过多地与职称、津贴、地位(包括官位)直接挂钩,科研基金、奖励和论文成为显示权利与成就的标志。申请基金可以不考虑是否真的能完成,奖励可以“滚雪球”。论文可以一稿多投或一篇拆成几篇。精力都花在这些“活动”方面,怎么可能潜心研究呢?

  表现之二,缺乏真正的学术批评。奖励评定、学术成果鉴定,论文审阅中不符合实际的“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等评语、结论比比皆是。实质性的批评意见很少有人敢提。权威的意见不能碰,“大菩萨”拉来当门面。

  表现之三,对科学缺乏热情,缺乏奋斗精神,遇到困难与失败不能坚持。年轻学者过早地离开实验台。

  表现之四,人才炒作之风日甚。单位之间互挖人才,哄抬人才价格,致使少数年轻学者,稍有成绩就待价而沽,要职称,要待遇。国外刚刚得到博士学位,不给教授职称不来。

  表现之五,违背道德规范,弄虚作假,致使大家不敢相信国内刊物上的论文结果,有人干脆不看国内刊物。

  韩启德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有社会大环境问题,有政府与学校的政策导向问题,但也与学者本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学精神有密切的联系。只有把科学作为自己的热爱、把科学的真善美作为自己的追求,才有产生伟大科学思想的热情和灵感。

  为此,韩启德向学术界呼吁:“热爱科学,淡泊名利,追求一流学术。”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王铭铭事件让人想不通
· 中国社科院选学部委员 社科界将设"院士"
· 首都女教授倡议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 重庆揭出连环抄袭案
· 学术风范首要在诚信
· 重庆大学迅速处理剽窃事件
· 中科院院士增选:首次设立65岁年龄限制
· 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58人
· 中国工程院新选“院士榜”
· 陕西高校新增5位院士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