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高顿财经教育 > 考证指南 > CMA
cma考试科目几本书?可以先学p2吗?
2018-11-22  高顿网校  

字体大小:

  目前IMA官方已经公布了2019年cma考试时间,【中文】2019年4月13日、7月27日和11月9日;【英文】1月/2月、5月/6月和9月/10月,如果有意向报考的话,可以提前准备起来了,越早进行复习,掌握知识更牢固,同时也拥有更多的时间。

  对于不少新手来说,关于cma考试科目可能还不了解,接下来高顿小编就带你一起来看看。

  cma考试科目几本书?

  其实cma考试科目很简单,只需要考两门课程,P1-财务报告、规划、绩效与控制和P2-财务决策,详细内容如下图:

  关于这两个科目,可以分开考吗?或者先考P2?这里小编要说,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的,因为cma考试并没有顺序要求,两个科目的考试是不分先后的,可以任意选择先考哪一科,也可同时在一个考试窗口报考两个科目。

  但是第一个科目考试通过之后,第二个科目必须在三年内通过,否则,第一次合格的科目考试成绩作废,需重新参加考试。

  从通过率上来看(英文)两者差距并不明显,更多的取决于学员自身的背景;从知识量来说第二部分要多一些。

  CMA新考试大纲没有明确说要先考哪一个,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先考哪个科目。

  在确定了自己的考试科目之后,就可以进行自己的备考计划了,如何能高效率的学习呢?

  1.自控力一定要强

  自控力是每个自学cma考生的一个致命点,如果没有超高的自制力,那对于自学是非常不利的。在学习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方法,时间的分配上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大致的了解,严格的执行学习计划。

  2.备考计划一定要科学

  科学是指,劳逸结合。不能让自己一直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让自己在学习累的时候一定要有所放松。在高强度的学习之下,大脑没有得到相应的休息,就会想要放弃。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计划,放弃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3.时间管理很重要

  要相信时间总是会有的,下班觉得太累,可以先躺十分钟放松一下,再开始学习。实在是很忙的时候,我会整理出一些零散、不需要利用整块时间学习的知识点,利用坐地铁或者上班休息间隔等零散时间来复习。不要认为零散的时间不方便用于学习,其实只要在学习,就会比闲着休息有更多收获,有时零散时间的记忆效果甚至会更好。

  4.练就考试答题技巧

  面对考试尤其是这种难度大的考试,我们首先要树立的就是强大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把知识点都记清楚,相信自己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根据平时对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研究,摸索每科的答题技巧及各类题型答题时间,确保自己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卷子。

  5.最后一点非常的重要,坚持

  cma的学习备考周期也不算长,如果做不到坚持的话,迟早会选择放弃。cma考查的不仅仅是知识点,还有就是自己的意志力以及心态。想要拿到cma证书,就一定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做好长期备考的打算,拥有良好的心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19年cma考试科目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 2018年cma考试科目有几门课程?cma考试难度大吗?
· 2018年cma考试科目几本书?主要包括哪些考试内容?
· cma考试科目主要有哪些?考试形式及评分标准说明
· cma考试主要有哪些考试科目?考纲有变化吗?
· 2017年cma考试科目及内容?多少分及格?
· cma满分和及格线都是多少?这份攻略告诉你所有答案!
· cma会员年费贵不贵?这里有详细解答!
· cma报名费多少钱?一文解答!
· cma在中国有用吗?含金量如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