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举办年会,开展教学研讨和信息交流
2006年10月12-13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西安西北大学召开了2006年全体委员会议。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12日下午和13日上午召开了分委员会会议。会议对地理学野外实习、理科基地建设和地理学类专业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大家认为:(1)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建议加强全国性地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及其布局的区域均衡。(2)理科基地建设项目按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式管理有利于竞争和择优,建议同时也要照顾到面上,使得更多学校理科基地能够得到项目资助并继续参与到基地建设之中。(3)高考时学生第一专业选择地理科学的比较少,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覆盖面过宽。建议要处理好宽口径和专业特色的关系,各地理院系要在专业规范的框架内,办出专业特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007年8月7日,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了2007年工作会议。会议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情况进行了研讨。针对地理学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以及地理学毕业生分配中出现的问题,会议认为,地理学专业与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当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需求,要面向未来,办出专业特色。例如,师范院校在特色上应突出地理教育。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重视全国性地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及其布局的区域均衡。对于高校新办的地理学各个专业,需要搞合格评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地理科学专业应用性欠鲜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覆盖面过宽,大学生就业途径不太明确,需要研讨对策。
2008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广西师范学院召开了2008年工作会议。会议对贯彻实施质量工程和开展学科发展平台建设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教材建设十分重要,需要各方面加强合作,着力发展精品教材。教材建设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传统教材重理论轻案例,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难以激发学习兴趣;GIS专业知识更新快,教材内容更新滞后,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也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会议认为,应加快相关网络平台建设,为地理科学类专业提供发展讨论、成果展示与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方便,有利于优势资源的高效、便捷传播,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
2009年8月23-26日,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9年度研讨会在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召开。会议就提高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进行了讨论。由于学时限制和经费不足,目前不少学校不得不取消或者压缩野外实习。会议认为,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野外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相关部门应切实关注和支持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地理科学专业应该有自己的实习基地。
相关内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12年第6期 >>全部教指委通讯
相关专栏>>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相关专栏>>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