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ERNET > CERNET2 > 前沿动态
吴建平:建设IPv6切莫重“养鸡”轻“生蛋”
晏燕

  近日,随着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下一代互联网(IPv6)———CNGI核心网CERNET2的开通,IPv6的概念在中国开始变得炙手可热。国内众多省市纷纷提出建立IPv6城域网,以期以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对此,国家网络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天的IPv6网络部署首先要考虑明天无处不在的网络应用。而面对全球对IPv6潜在的应用商机均缺乏技术储备的现实,盲目投资建设IPv6城域网,将会导致新一轮无效投资的结果。

  吴建平教授是我国IPv6研究和实践的倡导者。他领导的CERNET是我国最早研究IPv6的单位。此前,他承担并完成与IPv6有关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高速互联研究试验网络NSFC鄄NET”和清华诺基亚联合实验室关于IPv6的研究计划;主持由国家计委和日本政府共同资助的“下一代互联网中日IPv6合作项目”。多年的研究经历使他对IPv6的应用与发展,见解独到。

  吴建平强调,在中国推进IPv6应该逐步进行。必须注意建网与设备供应商、运营商、增值服务商的自主创新和市场培育协调发展。特别要注意对国内拥有自主创新潜力、其产品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企业,通过政府采购等“阳光”操作给予支持,从而稳步发展IPv6的整体建设。他举例说清华比威公司即是属于具有上述特点的一家企业。

  2000年成立的清华比威公司,在国家“863”重大项目、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发改委产业化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与清华大学共同研制成功BitEngine12000系列IPv6核心路由器。该产品是第一个通过信息产业部IPv6入网测试、第一个通过信息产业部IPv6进网运行实验,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得信息产业部IPv6入网证的国产IPv6核心路由器,测试报告显示在一些指标上超过了国外产品。BitEngine12000系列IPv6核心路由器累计申请专利15项,其中一些技术创新正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制定国家标准。在日前开通的CERNET2的25个节点上,该公司的IPv6核心路由器中标50%。

  吴建平坦言,IPv6的出现,使我们拥有巨大的网络地址空间,从而具有摆脱我们在IPv4环境下因地址资源的匮乏,在安全、服务质量保障、自动配置功能以及对移动服务的支持、多播、数据吞吐等方面的发展受到掣肘。但是纵观IPv6的发展,无论国内外,对应用的增值服务都处于探索阶段。

  近两年消费电子的兴起,目前被公认是未来IPv6增值服务最大的开发领域。手机游戏、音乐下载、移动视频等等已经初现端倪。当消费电子和宽带无线结合,和点对点的IPv6结合,将建立一个全新的电子生活。日本发展IPv6,不是挑战欧美电信设备供应商,而IP汽车、消费电子才是背后的真正因素。但是显然,IPv6对这些产业格局影响甚微。而即使是在像日本这样增值业务需求旺盛的国家,在IPv6上开创新业务,也还是缺乏经验的,日本也在探索盈利的办法。

  有人提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下一代互联网的方向已经确定了向着IPv6发展,但是没有应用的平台就像空中楼阁一样不可实现。对此,吴建平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对目前以经营为主业的电信运营商来说,从IPv4向IPv6过渡尚需时日,关键是要确定比较理想的转移模式,而这一研究工作没有必要在投资建网后开展。“而没有很好的转换模式和新的增值服务开发,运营商们迟早会遭遇望网兴叹的尴尬”。

  吴建平建议,IPv6网络的设计应依据以下几个原则进行:经济性,节省成本,充分利用现有的IPv4的网络和设备;实用性,网络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用户的IPv6接入;可用性,网络不能是一个空网,需要支持一定的基本业务;先进性,开通和试验一些具有IPv6特点的业务。应该注重IPv6网络技术测试,设备评估,组网能力,过渡策略,互连互通,包括IPv4/IPv6互通、IPv6网间互通、国际互通等;QoS服务质量保障,网络安全,宽带接入,无线接入方法,多媒体业务支持,应用示范,商业模式探讨,IPv6终端,IPv6的标准化工作,DNS和地址管理及分配问题;网络的可管理性,网络的可维护性,移动IPv6,IPv6网络的生存能力和信息传送的公平性,组播服务等。“盲目建网,对推动IPv6在中国的应用发展只有适得其反的效果,这种悲剧我们早已有教训。”

  
  

相关文章:
  • 中国布道者:温顿-瑟夫寄望于IPv6快速发展
  • IPv6应用渐入佳境?
  • 八部委联手CNGI项目 中国构筑最大IPv6商业网
  • 综述:IPv6的国内外标准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 市场需求驱动新系统启动:IPv6走向真正互联
  • IPv6解决全球惟一网址难题 2008年普及标准
  • 下一代互联网IPv6 美国落后于中国、欧洲与日本
  • IPv6高峰论坛观点碰撞:中国应该投资未来
  • 综述:IPv6的“中国机会”
  • IPv6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欲在核心领域抢先机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