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CERNET > CERNET2 > 发展历程
下一代互联网需快马加鞭
下一代互联网需快马加鞭

  2007年8月25日,中美高级网络技术研讨会CANS2007在西安召开,着眼于世界IPv6的迅猛发展,与会专家表示,中国需要有紧迫感,从战略层面,重视并抓紧IPv6的地址申请,技术应用等工作。

  亚太地址申请组织APNIC董事、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马严教授指出: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已到了大规模建设IPv6的前夜。来自全球的新信息也纷纷回应此观点:美国政府决定于2008年6月30日前向IPv6全面迁移;韩国宣布将帮助本土在2013年之前施行IPv6协议,而澳大利亚则表示,要走在IPv6的领导者道路上,并积极付诸实践。全球新一轮IPv6部署似乎近在眼前。

  与此同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虽然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研究中走在前列,但相关部署行动依然缓慢,挑战和问题仍然很多。专家认为,在IPv6的推广部署中,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加快部署。

  地址申请需加快

  互联网的地址危机早已引起各国重视:据预测,现有的IP地址将在2010年左右消耗殆尽。在未来的信息世界,IP地址堪与国家资源相提并论,因此抢占IPv6地址成为当前全球焦点。

  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储备,世界各国对此毫不松懈。今年5月份,美洲互联网号码注册管理中心(ARIN)理事会会长John Curran表示:“我们必须要为IPv4的枯竭做好准备,尽快向IPv6过渡。”

  然而,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取得成果不相对称的是,在IPv6地址申请中,中国仍然落后。据统计,IPv6地址分配目前主要集中于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手中,中国IPv6地址分配尚处于起步阶段,最新数据表明,大陆地区IPv6地址拥有量排名世界第十七位,远低于IPv4地址量的全球第三位。

  但作为人口大国,中国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更需要IP地址。而且,在下一代互联网中,加大部署应用必须有充足的IP地址做基础铺垫,IP地址不够,意味着未来诸多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联的应用将无法有效实施。

  中国科技大学杨寿保教授表示了自己的忧虑:“现在大陆地区的IPv6地址申请仍很落后,比我国台湾地区获得的地址量都少许多,我们的步伐要加大。”

  应用部署需加快

  IPv6在推广到每个用户的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商业机会,带来一场变革和里程碑式的发展。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表示,“IPv6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从下游产品向上游专利标准、核心零部件、关键设备发展,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

  2007年全球IPv6峰会上,全球IPv6论坛主席Latif就明确指出:IPv6无限量的地址资源,使地球上任何一个设备都可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入网络,为端到端的高速联机提供了可能。家庭应用、传感技术、传输应用、游戏应用、娱乐、移动服务以及各种端到端的服务等等。广阔的应用前景使人无限憧憬。

  眼下,全球各个国家都加紧推动IPv6进程,以下的例子来自美国和与中国相邻的亚洲国家。

  美国政府已决定于2008年6月30日前向IPv6全面迁移;在日本,最近日本通信产业部表示,将启动对新一代网络技术的研究,以便有一天可以取代现有的因特网;韩国政府宣布将投资10.7亿美元帮助本土在2013年之前施行IPv6,同时还将鼓励地方互联网系统开发商,提高对于IPv6设备和硬件的开发力度。

  我国的CNGI项目之始,就奔着大规模应用而来。目前,CNGI的一批研究开发、试验和应用示范项目已经部署,IPv6的应用涉及交通、地震、煤矿、教育、影视等部门和领域。2007年CNGI-ETF论坛中,相关应用项目一起亮相,使人们领略到IPv6为大众带来的美妙体验。但综合来看,现阶段应用部署规模尚小,与大规模商用的前景目标还相差甚远。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在IPv6应用部署中的进程缓慢,在许多方面需尽快改善。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终端。天地互连公司陈远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目前在我国产业界,一些龙头企业,如华为、中兴等硬件设备厂商相当注重IPv6,一些主流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已经产生,但尚缺乏软件企业、终端设备商、增值服务提供商的介入。“互联网不仅需要路由器,还需要诸如视频等软件的支持。”他表示,缺乏成规模的软件和终端支持,必然限制应用拓展。

  第二,支持IPv6的设备价格很高,不利于市场普及。解决之道是加大竞争,即推动国内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投入研发。不过,陈远提及,大企业如能纷纷加大对IPv6的重视与研发,将给中小企业很大压力,从而推动上中下游整条产业链的发展。

  第三,缺乏对产品的权威认证标准。目前,国内一些厂商纷纷表示自己的产品支持IPv6,但到底是否支持还缺乏一套权威的标准检验。而用户几乎不会考虑购买没有标准与保障的电子设备。

  第四,IPv6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核心应用缺乏。专家表示, 开展应用应当从一些IPv6能较好支持的方向着手,比如,加大IPv6与视频、P2P、传感器的结合。在今年的CNGI-ETF论坛中,记者看到,在所有应用项目中,很大部分是基于视频、传感器的研究。

  “未来无数的传感器将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说的夸张点,就是地球表面将铺一层传感器外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黄刘生向本刊介绍,他负责CNGI的应用项目之一——基于IPv6无线传感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据他介绍,目前由于传感器自身技术的限制,可传输的数据量很小。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传输如视频类的大数据。IPv6和传感器是很好的结合,首先,IPv6带宽更大,可以更快速度传输更大数据;其次,未来无数的传感器需要与世界保持联系,而IPv6能充分满足地址需求。

  这些应用已经部署,前景看好,但是仍然零散,一般用户几乎无从知晓。专家认为,用户只有看到某项技术被大规模应用时,才会对其有信心,进而尝试使用。因此,专家呼吁,国家应当加大对IPv6的研发投入,积极促进产业链的形成、加大应用部署的力度、尽快制定相关标准。

  产业联盟步伐需加快

  专家表示,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对我国意义重大,应当从国家利益以及战略的高度出发,大力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此外,相关部门需大力促进产业联盟的建立,聚集相关企业,群策群力推动部署进程。

  但是目前来看,IPv6的产业联盟尚处于初始阶段,参与企业数量很少,且集中在设备生产厂商。相关人士表示:“IPv6的产业群体还处于形成的初期,特别需要大量企业的涌入。 ”

  对比来看,国外在此方面的发展无形中正在加快。各企业对IPv6的关注度正升高,硬件公司如思科等在此方面的投入自不待言,软件与互联网公司也毫不示弱。比如互联网巨头Google在近几年申请了相当多IPv6地址, Google发言人巴里·斯尼特(Barry Schnitt)就此表示:“我们申请slash-20授权,主要是为了将来能方便快捷地将服务从IPv4转移到IPv6网络。”

  而Google的竞争对手微软,在其新发布的系统Vista中,同样关注到对IPv6的支持。此外,“其他应用厂商则还在测试IPv6,在未来数年内,我们将看到IPv6会越来越重要,并获得广泛的部署。”说这话的是新汉普郡大学互操作性实验室的软件管理工程师Tim Winters。

  在国家层面上,美国政府为了推进IPv6,正要求民用部门和军事部门到2008年,必须在其网络设备中提供对IPv6协议的支持。日本通信产业部希望在年底前成立一个有私人投资参与的机构,让他们为最近新出台的一个关于IPv6的重大研究项目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日本将从财政年度的预算中拨出一部分资金支持这项研究。

  从国内来看,国家的投入不够、对应用的推动不够。目前的问题是,参与IPv6产业联盟的厂商甚少,其次,厂商之间、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广泛合作,产业联盟亟待建设和加强。

  加大建立产业联盟,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国家投入,确保资金到位。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李星表示,下一代互联网在建设初期,急需国家力量的支持与引导。他举例,韩国CDMA最初的研发与推广就是从国家层面着手,不断加大投资。“国家如能对下一代互联网持续不断的支持,研究人员扎扎实实埋头研究5~10年,肯定能出成果。”

  人才培养需加快

  人才缺乏同样制约了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能够扎扎实实做基础研究的人很少。”李星教授指出当前研究领域存在的弊病,他说,互联网研究人员要摈弃浮躁的作风,踏踏实实投身网络研究中。

  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设计和构造下一代的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人员可以为互联网发展做出贡献,这是世界互联网科研人员的职责,也是我们中国互联网科研人员的职责。因此,在CNGI-CERNET2的建设中,重大目标之一是培养有胆识、能扎实工作的人才。他表示,IPv6在技术上还有很多的难题要解决。在此过程中,全社会都应当有种冷静的态度,不盲从,不浮躁,不急功近利。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2007年10月刊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相关文章:
  • 全球首条!我国开通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
  • 吴建平院士:中国教育的发展要靠数据驱动,要靠网络强有力的支撑
  • 美智库预测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趋势:去中心化的概率约为60%
  • 【下一代互联网系列课程】《网络功能虚拟化》新课发布
  • 【下一代互联网系列课程】《全球教育无线漫游服务eduroam》新课发布
  • 多部门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
  • 刘红斌:以使命感发展和布局下一代互联网
  • 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及其新技术研究
  • 下一代互联网和5G网络支撑数字经济落地
  •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在京落幕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Copyright(c) 1994-2020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