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专题 > 聚焦两会 > 两会教育:教育热点
未来优秀教师从哪里来
2018-03-08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4位全国政协委员为师范教育改革建言献策

  教师队伍建设无疑是当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开启了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

  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环节,师范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师范教育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教师?如何吸引乐教适教的优秀人才从教?这一切都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师范院校校长。

  师范教育日益走向开放

  2014年招聘师范毕业生10人、非师范毕业生24人;2015年招聘师范毕业生22人、非师范毕业生33人;2016年招聘师范毕业生25人、非师范毕业生50人。这是北京某著名高校附中近年来新招聘教师的情况。

  近年来,师范毕业生在与综合性高校毕业生的同场角逐中,似乎优势不再。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坦言,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在招聘时确实更容易受到青睐。戴立益曾经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担任过3年校长,据他观察,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上手快、后劲足,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并且明确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

  教师培养体系必然要走向开放,封闭只会导致一潭死水。高水平综合大学进一步参与师范教育对师范院校来说确实带来了竞争和挑战,但是也会倒逼师范院校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致力于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师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认为,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应该走“小而精”的路子,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办相关专业,如数学、物理专业强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开设培养中学数学、物理师资的师范类专业。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也可以和当地师范大学合作培养,发挥各自的优势,采用3年在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学习专业课,1年在师范大学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参加教育实习的分段式培养模式,提升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

  师范人才培养深耕专业化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在应用性、综合性上谋求转型,甚至急于“改旗易帜”和“去师范化”。

  “无论怎样转型,师范院校都要凸显教师教育特色,这是安身立命之本,但也要意识到,那种固守在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关起门来办师范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师范院校必须有效对接新时代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刘仲奎说。

  刘仲奎认为,地方师范院校应该提升师范生培养的精准度,按需培养,尤其是针对农村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补齐基础教育师资短板。

  同样面临转型的还有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范生具有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双专业特性。最好的教师应该同时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二者缺一不可。”戴立益认为,优秀教师理想的培养模式是经过一流的学科专业教育加上一流的教师教育。本科阶段打牢专业基础,夯实学科能力,硕士阶段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培养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反思能力。

  如今,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师范教育是否能够主动适应变革培养未来的教师?

  “曾经有中学校长跟我抱怨,面试时发现师范生对中学的学科进展、课改情况知之甚少。这说明师范教育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态势把握不及时,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认为,师范生培养要“接地气”,除了夯实学生的学科专业基础外,还要加强本专业与中小学学科的对接,研究中小学学科发展动态。

  工科背景出身的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长杜惠平特别关注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发的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教育应该主动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提高师范生对现代课堂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据杜惠平介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给每名学生发放运动手环进行智能化考评,打造智慧课堂,推行混合式在线教学,希望尽早让师范生熟悉信息技术变革下的教育生态。

  “如果期望未来的教师不是照本宣科,能够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那么师范院校就应该首先变革教学模式,让未来的教师体验到如何开展自主探究、合作教学,如何启发、培养学生兴趣。”杜惠平说。

  综合施策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作为西部老牌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曾经面临招生难的困局。“特别是2011、2012年期间,很多师范专业第一志愿招不满,只能从第二、第三专业报考生中调剂。”谈到招生问题,刘仲奎的语气多了几分忧虑。

  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一个不能绕过的问题就是生源。培养教师需要好的“毛坯”,如何才能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类专业?

  刘仲奎建议进一步改进师范生招生模式,采取大类招生、二次选拔的方式,选拔本校更多有志从教的学生进入特定模块进行集中培养,同时进一步加强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的力度。

  杜惠平今年的提案关注的是定向师范生的培养,他建议探索实行定向师范生动态管理制度,允许定向师范生和非定向师范生在校期间进行二次选择;对一些特殊专业应做好面试,以保证其专业水平。此外,建立完善定向师范生的学业情况刚性考核指标,对不能完成指标的应通过必要的清退机制予以清退。

  “能否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职业待遇和社会地位。据我调查,一名新入职的教师,月薪在3500元左右,一名已经为学校服务15年以上的成熟教师工资也仅仅比新教师多1000元左右,这样的薪酬对精英人才显然不具备吸引力。”朱晓进建议,应该综合考虑工作岗位和工作绩效,构建更具竞争力的教师薪酬体系。

  戴立益的建议是,进一步完善教师荣誉制度,给予教师更多的精神激励。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作出杰出贡献的教师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使整个社会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

  “振兴师范教育,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朱晓进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未来教师的角色与素养
· 法国“未来教师”职业助学计划鼓励大学生任教
· 全疆首个“未来教室”啥样?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