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专题 > 聚焦两会 > 两会教育:教育热点
部长通道速递!陈宝生谈教师队伍和课后三点半问题
2018-03-05  微言教育  

字体大小: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正式开启。在今年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是首个接受记者提问的部长。他就“教师队伍建设”与“课后三点半”等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在谈到教师队伍建设时,他指出,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要做好“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六件事。在谈到“课后三点半”问题时他表示,将通过多种模式解决小学生“三点半”放学给家长接孩子造成的难题,给年轻父母更厚实的“红包”。

  陈宝生部长具体说了啥?小编带大家看一看视频和原汁原味的实录。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 办好“提、改、育、用、保、尊”六件事

  记者:今年年初,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我们想问您,如何才能提升教师们的幸福感、荣誉感以及归属感?如何让教师职业真的能够成为大家羡慕的职业?教育部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措施?

  陈宝生:

  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文件。好在哪里?至少有三点:

  第一点,这是十九大之后中央下发的第一份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文件,是一个开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文件,是开启新征程的文件。

  第二点,这个文件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说,这是一份开创新时代的文件。

  第三点,这个文件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都作出了系统部署。你刚才讲到的归属感、地位、荣誉感等,在这里面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政策措施。所以它是一个开创新模式的文件。

  对于这样一份文件,教育部一定要把它学习、贯彻好,使它成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文件下发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老百姓欢迎,广大教师更加感到振奋。首先要感谢记者朋友们,文件下发之后,记者朋友们对文件做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和解读。它能深入人心,大家功不可没。我想这体现着我们新闻界的朋友、记者们对老师的感情、对学校的情结、对教育的情怀。

  贯彻落实这个文件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贯彻落实好,就是要办六件事,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

  一“提”,提高地位,提高待遇。

  提高地位是三个“明确”:首先是明确教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是一支不可小视、无可替代的力量,是一支重要力量。第二点要明确教师的职责,他们承担的是国家使命,是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这是一个光荣的使命。第三就是要明确公办中小学教师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地位,这是第一次作出了这个安排,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制度创新。

  提高待遇,就是要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要确保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还要落实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师的补贴政策。另外就是要加强督导,确保这些政策真正落实到教师的心里面,让他们的脸上能充满笑容。

  二“改”,就是要改革教师编制配备制度,要按照合理科学的师生比配备教师队伍,改革教师准入和离职制度,提高教师入职的学历等等。我们要实行教师振兴行动计划,改革教师管理制度。

  三“育”,就是振兴师范教育,培育未来的教师,培训现有的教师,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适应进行现代化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教师队伍。

  四“用”,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最好的是使用他们,给他们压担子、指路子、出点子、给位子、发票子,让他们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要对他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出安排,拓宽他们的渠道。比如,要提高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所占的比例,中职学校设正高级职称。

  五“保”,就是保障、保护。就是提供经费保障,过去我们的经费更多是用于硬件改善,今后要更多的用于人的全面发展,用于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就是依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此外为贫困地区教师建好周转房,让他们履职学习有一个好的条件。

  六“尊”,全社会都提倡尊师重教。我的说法是重振师道尊严,师道神圣不可违反。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违反了师道,迟早是要受到惩罚的。所以,我们全社会要创造教师从业的宽松环境。教师也要自律、自警、自省、自爱,做一个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

  我想就是这六条,这“六字箴言”,谢谢大家。

  关于“三点半”现象 党和政府会给年轻父母发“大红包”

  记者:我们关注到一个现象,就是现在小学放学时间越来越早,有的小学甚至是下午三点半就放学,这个时间对家长接送孩子是一大难题,请问家长们的困扰什么时候可以得到解决?另外,小学放学时间早也催生了大量校外托管班,这些托管班野蛮生长,急需规范,请问教育部是否会像近期重拳整治课外培训机构乱象一样来规范校外托管班?谢谢。

  陈宝生:

  谢谢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看你可以当关心这个问题的年轻父母们的代言人。

  “三点半”现象,之所以会成为年轻父母们和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难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关心这个问题的年轻父母,正处在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正处于抚育孩子的关键阶段。同时,这个现象更多出现在大中城市。三点半之前,孩子是在校学习时间,责任在学校;三点半之后,孩子是在家生活的时间,责任在家长。由于分工、作息时间的不匹配,家长没有办法去接孩子,造成了很大困扰,带来了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困难。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去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通知。一年来,应当讲,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已经有25个省下发了通知,制定了符合各省实际的政策措施。经过这一年多的实践,已经摸索了一些比较可行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比如说,上海规定,中小学校后服务要做到百分之百全覆盖,服务时间是三点半到五点,参与这项服务的老师,在绩效工资方面给予倾斜。北京规定,三点到五点是校后服务时间,主要内容是开展课外活动,每个学生每年补助700到900元。南京探索弹性离校,就是说,到了放学时间,孩子可以弹性离校,学校做出安排,进行托管。广西探索利用社区资源来解决托管问题。大致可以分这四种模式,各有所长,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可以各走各的路,各出各的高招。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一是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二是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三点半难题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别看是个小问题,但确实有很多政策问题、政策障碍。比如说,三点半放学之后,老师的时间就成了备课、批改作业、学习提高的阶段。三点半到五点托管孩子了,老师的劳动时间就加长了,负担就加重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涉及的相应的成本怎么分担?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我们要密切关注、跟踪。比如有人建议,可以把社会力量引到学校去,这需要进一步探索。此外,对现在存在的乱象,需要进行治理。比如学校周围野蛮生长的这些托管班,要进行治理,加以立法,至少是用行政法规加以解决。此外,还需要加强督促,使好的意见建议和各省好的做法能够切实得到贯彻落实。

  我相信经过不懈努力,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年轻的父母们认为,这是党和政府给他们的一个大红包,这个红包下一步将会更加厚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新职明确
· 陈宝生:乘势而上 狠抓落实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 陈宝生出席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
·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 陈宝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不竭动力
·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2020年全球教育会议,提出共抗疫情共促教育发展4举措
· 陈宝生:扎实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复学复课 确保校园安全和师生身心健康
· 陈宝生在两会第四场“部长通道”上答记者问
· 陈宝生亮相“部长通道”谈教育热点话题
· 教育部长陈宝生向委员“交账”:吸纳委员智慧 共谋教育发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