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
华东师大陈玉锟:学生的成长是学校成功的标志
2010-11-29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现代社会关于教育质量,其衡量的标准是多元的、多样的。不同的教育质量标准,对于我们理解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学校而言,不能只追求学生的成绩、成功,强调获得了多少奥林匹克奖牌、学科竞赛第一。学校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把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成功的标志。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我们应当强调学校为学生作了多少贡献、学生取得了多少进步,而不是学生最终达到了什么水平。

  尽管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广泛共识,然而在实践领域,要将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观落到实处,却仍然面临着强大阻力,不少学校和家长仍然把升学率、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据媒体报道,东南沿海某城市周末补课接送孩子的车辆堵满了整条马路,着实“吓着”了前去考察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这说明,对于教育,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仍然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我把这些问题和误区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教育本质的忽视。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些问题看似清楚明白,但是在功利化的追求下,现实的教育却沦为为了考分的教育、为了学校声誉的教育。其二,对教育规律的藐视。教育是有规律的社会活动,然而现实中,过度学习、超前学习却随处可见,让五岁的普通孩子去学习小学六年所有的功课,这难道符合教育规律?其三,对时代要求的蔑视。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对社会进步要求视而不见,除了现成的几门学科,很少有学校去关注社会对人才有什么要求,关注社会对人的素质、品格和人格的要求。其四,对精神生活的轻视。部分教师精神生活缺失,梦想失落,激情枯竭。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校长应当重视学校的精神生活,为教师的发展、生活多考虑一点,提高教师成就感和幸福感。其五,对课堂教学的无视。很多校长成了社会活动家,整天在外开会、跑关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焦虑学校的发展、社会的认同以及政府的评价,却没有精力顾及课堂教学,校长应当回归课堂、聚焦课堂,这样,提高教育质量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这些问题和误区的存在,导致了我们一方面强调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却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和优秀率。 

  当前,基础教育已经从关注外延发展、规模发展转向关注内涵发展,片面强调学习成绩的教育质量观,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在现代社会,关于教育质量,其衡量的标准必然是多元的、多样的。具体来说,预期标准的达成,即学生学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是教育质量的体现;学生智慧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学生处于不断发展的成长过程,今天比昨天要好,明天比今天好,也是教育质量的体现;当然,我们还有更高的质量观,那就是能够满足社会、学生的需要,根据社会、学生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不同的教育质量标准,对于我们理解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多元教育质量观的启发下,关于提高教育质量,我提倡三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是办学不搞世界杯,教育要搞奥运会。我们知道,世界杯以其他队伍的牺牲或者失败为代价,最后造就了一个世界杯的获得者,所以除了冠军以外,其他球队都是含泪离开世界杯赛场的。对于教育,我们更要提倡奥运会,奥运会有300多块金牌,我们每一个选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发展、展示自我。教育需要这样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二个命题是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学习成绩当然重要,学习成绩不好,对我们人才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但是只有学习成绩是过不了明天的,学校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不行。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板凳坐得10年冷,办学要看10年后,教育要有长远利益观。

  第三个命题,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学生的成功,才是学校成功的标志。对于学校而言,不能只追求学生的成绩、成功,强调获得了多少奥林匹克奖牌、学科竞赛第一。学校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把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成功的标志。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我们应当强调学校为学生作了多少贡献、学生取得了多少进步,而不是学生最终达到了什么水平,只关注学生的绝对水平,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教育的生源大战。

  这三个命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观的体现。围绕这三个命题的达成,在推动教育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办回归本质的教育,办遵循规律的教育,办尊重人格的教育,办注重发展的教育,办回归课堂的教育。

  具体而言,我们不仅要把办学的视野放在为考试而准备之上,更要把教育放在爱和责任上,培养出学生健全的人格,不断提升学生的智慧,使我们的教育不仅关注知识,更关注知识的运用,以及知识的创造。提到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还要重建学校的文化。一流的学校不是因为有一流的环境设施,而是因为有一流的教师、有一流的文化。北京大学原校长蔡元培曾经说过,思想自由是大学的基本原则,大学为大,在于有思想自由与文化。重建学校文化,形成一种崇尚一流,拒绝平庸,不断超越自我的校园文化,对教师、学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除了文化的涵养,还应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课程体系、方法体系以及评价体系。此外,教师队伍的提升、制度的保障以及评价体系的推动,都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陈玉锟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华东师大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
· 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培养首席技术官,服务高技术成果转化
· 华东师大Leigh教授团队《Nat. Chem.》:编织纳米“中国结”
· 300门微课!华东师大防疫助学频道上线学习强国
· 新突破!华东师大科学家发现通用型蛋白质胞内递送载体
· 华东师大等发现植被生长峰值过去30年持续升高
· 华东师大发现绿茶多酚新功能
· 华东师大:将含氟高分子应用于蛋白质胞内递送
· 华东师大发现可追踪燃煤活动的纳米级颗粒物
· 华东师大教育信息化专家考察团到江西上饶铅山县考察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