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部 > 领导活动
陈宝生:让教育成为民族团结互助的“加油站”
2017-06-20  教育部  

字体大小:

  6月14日至18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到新疆调研民族教育、教育综合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在疆期间,陈宝生深入新疆大学、喀什大学、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疏勒县中等职业学校、兵团第三师41团幼儿园与第一中学、多来提巴格乡中心幼儿园和深喀一中,实地调研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科建设、教育援疆等情况,与师生亲切交流,并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工作座谈会。

  在新疆大学,陈宝生深入调研了该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情况。在喀什大学,还观摩了学校组织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分享活动。现场聆听各族学生的心声分享后,陈宝生充分肯定了学校这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他强调,教育要成为民族团结互助的“加油站”,希望各族大学生团结起来、努力学习,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在调研新疆基础教育工作时,陈宝生对当地双语教育开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开展双语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是根本。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孩子们就多长了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一对翱翔蓝天的翅膀。通过开展双语教学,使学生们掌握各民族间沟通和交流的语言,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新疆的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就有了基础。他鼓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努力打造军地融合的双语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尽快实现双语教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覆盖,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兵团的实现形式,为更多少数民族学生创造民族团结的成长环境。

  在新疆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陈宝生在认真听取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汇报及新疆大学、喀什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代表的发言后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新疆教育事业发展。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把中央精神和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强基固本,措施有力,将优先发展战略具体化,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作用,初步探索出适合自治区教育发展的路子,教育事业真正发挥了保持新疆长期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

  陈宝生希望新疆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有益探索坚持下去,形成一批对全国特别是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有示范意义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新疆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的跨越。一是教育综合改革更精准一些。从南疆北疆、城市农村、不同人群、不同学段的差异性出发,制定精准改革方案,体现教育改革的系统性、配套性、协同性。二是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措施更硬一些。从新疆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开创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三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步子再大一些。面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巨大需求,加大理工类新学科发展力度,多建设一些有新疆特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科。他表示,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新疆教育事业发展,今后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新疆教育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是什么让我们对教育如此焦虑,有解吗?(二)
· 孩子成绩急不得,卷也没有用,循序渐进才有效
· 教育要以国计为重,民生为要
· 教育承担的是对知识的责任
· 教育的包容、公平与适应
· 如何理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教育的本质属性
·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育强则国家强
· 教育部与北京市会商会议、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京津冀地区)在京举行
· 在教育战线主题教育大格局中带头彰显高校担当高校特色高校贡献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