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专题 > 人大附中校庆 > 办学特色
人大附中具有创造性的劳技课
2010-08-04    人大附中

字体大小:

  1981年教育部把中学劳动技术课、小学劳动课确定为中小学必修课。当时,在劳动技术课的实施中存在许多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方面存在误区: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劳动技术课固然重要,但没有体现在高考指标中,劳动技术课占用了宝贵的课时,与学科知识联系不大,所以思想上不重视,认为可上可不上;一些家长的认识也存在误区:认为诸如洗手帕、洗澡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孩子在家里就可以学,不必占用校内学习时间;另一些像剪纸、摄影、缝纫等艺术、生活技能类内容也受到来自社会的异议,认为普通中学,特别是高中不能办成职高。其二是学校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如:开课所需教室、场地、经费、设施等在刚起步时困难很大,需要一个逐步配齐完善的过程,而对这门课程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则使课程的完善与设施的配置进展缓慢。师资不足,则严重制约了这门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劳动技术教育至今开展二十多年了,但有些学校至今也还没有开全这门课程。

  人大附中劳动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能够走在前列 ,首先基于对课程意义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课程改革方向的前瞻性把握

  刘彭芝校长认为,在知识爆炸、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大变革时代,基础教育不能只注重给学生灌输书本知识,教他们应付各种考试,而是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课程直接与社会实践联系的纽带,是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共脉搏的敏感的部位,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劳动技术教育必须增加科技教育和创造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1991年底,人大附中学生首次参加海淀区OM竞赛获得冠军,启发找到了课程改革的切入点。1992年,刘彭芝校长创意将发明创造教育引入劳技教育必修课 并对课程开发提出了“起点要高、立意要新、要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用明天的技术武装今天的学生”的目标。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师资问题,许多学校就是由于缺少师资使科技教育进展缓慢。人大附中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既吸收外援力量,又充分发挥本校老师的潜力,内外合力,组建了一支精干的科技教师队伍,让劳技教育与科技教育和发明创造教育接轨,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993年10月,我校调入搞发明创造的竺豪桢老师专职做科技工作,成为劳技课的第一位专职教师;1995年,学校成立劳技教研组,与来自高校和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专业委员会的一线教师,编写了劳动技术创新教材《发明与创造》高中版;同年10月,在中央教科所支持下,人大附中发起成立了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专业委员会。

  从1997年至2003年,人大附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劳技课进行改进,将小发明、小创造与劳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注重“科技教育”的课程化;相继开发了系列融入时代特色和科技含量的新课程: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开设汽车模拟驾驶课;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艺术性,设计开发了陶艺、纸模设计课程;为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互动和动手动脑结合,开发了智能机器制作课程。同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人大附还注重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由此,人大附中的劳动技术教育形成了“以发明创造为龙头,以金工、木工、电子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学有所长”的课程特色;教学场所从原来的1个教室发展到9个专用教室(陶艺、模拟驾驶、平面设计、金工、电子、木工、创新实验室);劳技学科共开设了发明创造、陶艺、模型、电子控制、头脑奥林匹克、影视鉴赏、茶艺、机器人等8门课程,形成系列;开课年级逐步从初中、高一发展到全校所有年级。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大附中: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社科教育实践探索
· 人大附中北京市通州学校2018年开建
· 人大附中校长:互联网时代教育应以人为本
· 人大附中收“小留学生” 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 人大附中公示拟选聘教师名单
· 人大附中等四所名校进驻通州 将在2016秋季招生
· 人大附中:让名著阅读激发学生成长的正能量
· 人大附中肖远骑:教育应该是很美丽的
· 刘彭芝:努力创办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
· 人大附中否认小升初择校费超50万 将用法律维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