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一高校要求学生每学期跑120公里 GPS定位防作弊
2016-10-12  北京青年报  

字体大小:

  最近,不少长沙师范学院的学生,都在暗暗叫苦,原来是新学期学校引进了一款手机运动软件,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完成120公里的跑步里程数。更令大家头疼的是,打卡记录还将与体育课成绩挂钩。因此,伴随着新规开始实行,校园里一种新的业务也应运而生,替人代跑,5元一次,打卡付款。

  每学期120公里 打卡要求高

  近日,不少长沙师范学院的学生爆料称,学校引进了一款手机运动软件,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完成120公里的跑步里程数,如果完成不了将会影响自己的体育课成绩。据一名大四学生介绍,9月中旬体育委员就在班里通知说以后每学期要跑120公里,还得用指定软件打卡,凡是这学期有体育课的同学都必须参加。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得知,学生安装软件之后,需要选择自己所在校区,用校园号等信息注册账号,学期内完成规定的跑步里程数,就能得到一定分数的体育平时成绩。

  为防止作弊行为的出现,软件设计了一系列限制条件:随机选择终点,每次打卡必须完成所选公里数;跑步轨迹需要经过至少3个感应点位,其中至少含1个必经点位。为了防止学生间互相帮忙打卡,软件还设定了同一时间两条完全相同轨迹不能上传成功的规定。有些学生原本计划通过走路或者骑车完成打卡,但软件对学生跑步的速度也有限制,比如选择两公里时,时间要在4分22秒到20分之间跑完。为避免出现有学生几天时间集中锻炼的情况,学校还设定了每天上传成绩的限额。120公里的总数,每天跑步距离不能超过4公里,这样就保证了,学生一学期至少有30天的时间要跑步锻炼。

  催生代跑业务 5元跑一次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走着或骑车,没办法一个人带着同学们的手机直接跑完,“代跑者”的出现给那些实在没时间或者不想跑步的学生带来了福音。“5块钱一次,一次性购买30次130块,前50名报名的同学会有更多优惠”,通知下达后,很快网络上就有了代跑业务。

  北青报记者咨询“代跑”同学得知,如果选择日结,可以成绩上传成功再付款;一次性购买10次或30次的话则需要付一半定金,支持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代跑同学告诉北青报记者,只需将手机交给他们就可以保证完成打卡。因为每次只能帮一位同学“代跑”,所以每天不能超过30人。代跑同学说:“一次4公里,我们也很累的。”

  只占平时成绩 鼓励多运动

  据长沙师范学院宣传部门的屈老师介绍,这款软件由学校体育系一位老师联系引进,由软件制作公司免费提供给学校的,目的是希望鼓励同学们加强体育锻炼。

  屈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软件的安装和跑步打卡并不是强制的,但关联了学生体育平时成绩。学生如果完成学校设定的120公里跑步里程,就能得到体育平时成绩20分中的10分。

  屈老师表示,学校考虑到学生安全和防作弊的问题,也结合其他学校的经验,将定位点设置在校园内,每名学生开始跑步时系统就会随机设定一些感应点的位置,学生的路线需要经过其中的定位点才能上传成功,这样有效避免了一个人带多个手机跑步的现象,定位点在校内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安全。

  据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系的尹老师介绍,学生获得体育平时成绩中这10分并不是只有跑步打卡这一种方式,也有其他课外活动以供选择。之前跑步活动是学生到老师处签到,但考虑到这种形式难以避免帮人签到或老师有事的情况,所以引进了软件,使监督方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发挥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 重磅:顶尖大学,合并!
· 上海高校求解如何让基础科学研究“扛鼎”
· 二本高校招行政,要求全员博士?
· 高校应为卓越女性搭建事业舞台
· 高校如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代表委员为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两部门重磅发文:不得从中西部、东北高校挖人!
· “问天”问天!这些高校,再立新功!
· 十一部门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
· 十一部门:推动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