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根叔”是怎样炼成的?有了真诚,就有了自信
2010-06-29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在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的16分钟致辞,被掌声打断30次。

学生说:我们早就是他的“粉丝”

 

“吉丫头”黄佳嘉笔下的“根叔”

  相关链接:李培根演讲稿摘录:曾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相关链接:对话“根叔”:“和学生们在一起就不怕out”

 

  相关链接:观察:“根叔”告诉我们教育精神的根在哪里

  阅读提示

  “根叔”火了,从校园里火到了校园外。

  “导火索”是他在今年6月2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关于“记忆”的精彩致辞。16分钟的演讲,被现场7700多名学子的掌声打断30次。学生们自豪地说:我们早就是“根叔”的“粉丝”。

  这位“根叔”不是别人,正是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为什么叫“根叔”?“根叔”是怎样炼成的?面对疑问,“根叔”的回答简单而谦逊。

  喜欢与学生面对面

  “有了真诚,就会有一份自信”

  “这个致辞,其实只是很小、很普通、很平常的事,相信很多大学校长的致辞也很好,我的只是其中一种风格。学生这么喜欢这种风格,也出乎我意料。”李培根的言谈保持着一贯的儒雅和低调。

  在上海工作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2005级毕业生张春雷,提起“根叔”还是觉得那样亲切:“李校长一直与学生走得很近,每学年都会举办三次‘校长与学生面对面’的大型交流会,还会不定期地与部分学生进行座谈,他的演讲之所以能如此动人,并不是刻意的,这就是平时最真实的校长。”

  生于1948年的李培根,1981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赴美获得博士学位后就回到母校任教,当过学院院长、副校长,2005年起就任校长。作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方面的知名专家,他在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可是,当上校长后,“根叔”之路并不太好走。

  “学生对我曾经有非常尖锐的批评,比如‘学位门’事件。”李培根所说的“学位门”事件发生在2007年,当时不少华中大本部学生对母校给两个独立学院的部分毕业生颁发相同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表示不满,并演变成校内论坛上激烈的“口水战”。“根叔”不断在论坛上发帖回应、解释,并与学生举行见面会,终于平息了争议。

  学校食堂承诺“不赚学生一分钱”,但2008年下半年华中大食堂饭菜价格上涨,同学们不理解。“根叔”又举行学生见面会,请后勤集团有关负责人“晒账本”,同时表示要做好对困难学生的补助。讲的话在情在理,自然赢得学生的理解。

  一次次学生见面会,缩短了校长与学生的距离,李培根校长也慢慢变成了同学眼中的“根叔”。

  “一个校长敢不敢面对学生,我想首先要有一份真诚,有了真诚,你会有这么一份自信。”李培根这样解释为什么喜欢跟学生面对面交流。

  张春雷对此印象深刻。2008年,他作为学生记者专访了李培根。“原定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李校长为了把问题解释清楚,花了两个多小时,把下班时间都耽误了。交流中我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平等和尊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根叔谈师生距离拉大:教授工资不体面才会搞创收
· "根叔"网上发文建议:高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
· 2010教育盘点——“根叔们”的出现
· 观察:“根叔”告诉我们教育精神的根在哪里
· 对话“根叔”:“和学生们在一起就不怕out”
· "根叔"引热议 当今大学呼唤更多"根叔"校长
· 华科大60周年校庆 “根叔”盘点历史鞠躬道歉
·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开学第一课讲“文化”
· 华中科大毕业晚会“根叔”含泪献诗《未来》
· 校长老师频出流行语 评论称感言来得有点儿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