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直面"钱学森之问” 拔苗助长产生不了顶尖人才
2010-06-13    中国劳动保障报

字体大小:

  顶尖人才从哪里来?不外乎三个途径:引进外国人才、吸引海归回国和培养本土人才。相对于前面两个外部引进途径来说,培养自己的顶尖人才是更具有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我国多年来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但是顶尖人才的培养方式仍然值得探讨。经济发展固然急需人才,但不能因此采取拔苗助长的方法培养人才。我国缺乏顶尖人才是事实,究其原因,培养方式只是一方面原因,远远不是问题的全部。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有鉴于此,2009年11月11日,安徽一所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 《新安晚报》向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而为回应 “钱学森之问”,教育部出台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并在全国遴选出16所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基地。我们自己的顶尖人才真的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培养出来吗?

  有专家认为,此项计划是高校扩招以后的提高质量之举,可看作对 “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应,也反映出我国高校培养大师级顶尖人才的决心。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就表示,理科方面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特殊性,更倾向于一贯制的培养模式。 “珠峰计划”是一种有益尝试,在实践中可总结提高。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专家学者并不看好这种做法。

  山东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富梅说: “这种人才工程式的培养基本模式是从入学的学生中选取优等生单独重点培养,目的是将来成为大师、拿诺贝尔奖等等,非常功利,不符合教育规律,这种思路不可取。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问题,是有着清晰判断的,但是改变这一局面的方法应该是在高校全面进行教学改革,这种改革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从中发掘他们的潜力,从而诞生出顶尖的人才。而不是先选拔一小部分人,就认为大师一定会在这些学生中产生,其实我们不知道未来的大师会是今天的哪个学生,所以应该给所有的学生平等的教育资源以及成才的机会。”

  山东大学原副校长于修平则认为,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不是培养不出顶尖人才,只不过人才流失严重,留在国内的顶尖人才数量有限。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之父”王选曾经去美国考察,回来写道:“美国硅谷集中了一大批中国工程师,人们说,硅谷的公司中没有美国人并不稀奇,而没有中国人的高科技公司则是罕见的。”硅谷约有一半科技人员来自亚洲各国,而在关键的科研开发上,华人更是担当了重要角色,他们约占硅谷科技人员总数的1/4以上,而且多为技术部门的骨干。这些骨干大多毕业于北大、清华,他们去美国时已经完成了大学教育。这些人在校时没有被特殊优待,也一样成为了顶尖人才,只不过是在美国,而不是在中国,这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近些年,我国虽然加快了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国的步伐,但是我国人才流失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中国社科院发布的 《全球政治与安全》一书指出,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近140万名留学生,居世界之最,而归国留学人员不到三成,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超过百万。美国 《科学》杂志甚至把清华、北大称为 “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面对这样的状况,于修平说:“现在我们除了要大力引进外国人才、吸引海外留学人才之外,还要创造条件、改善环境,使更多的人才能够不外流,也使归国人才能长期留得住。这就牵扯到人才使用机制的问题。”

  一是要破除人才评价 “论文至上”的机制。南京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对记者说:“以发表论文数量评价科研成果是非常不科学的,科技创新不是种庄稼,周期是固定的,一年能熟几次,有的基础性研究需要几十年坐‘冷板凳’才能出成果,这样的话,‘以论文论英雄’就打击这些学者的积极性。所以对科研和科技人才评价不能诱导短期行为,而更应该着眼未来,注重长效机制和动态考核。”

  二是建立平等的人才激励机制。王富梅认为,现在我国对引进的海外优秀人才都有力度相当大的激励措施,政策优惠也很多,相比之下对国内人才关注不够。比如为了让更多海归人才干得好、留得住,中科院采取国家、科学院和研究所共同扶持的模式,提供按需分类的个性化支持,即国家支持的专项安家费用,科学院支持团队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研究所支持实验平台提供实验经费,方方面面的待遇都很周到,国内科技人才可能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 (李小彤)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回应“钱学森之问”,“拔尖计划”仍需努力
· 科技日报:清华“钱班”十年砥砺,钱学森之问找到答案了吗
· 外国学者回答"钱学森之问" 反思中国传统教育
· 葛剑雄:“钱学森之问”不是问大学,而是问社会
· 刘道玉:无人能答的“钱学森之问”
· 中国科大潘建伟:“钱学森之问”症结在文化土壤
· 中国高校以“最激进改革”破解“钱学森之问”
· 中国学者畅谈教育真问题 "钱学森之问"问出什么?
· 回应“钱学森之问”:让孩子成为完整的“人”
· "拘于一格"到"不拘一格" 教育何时开"绿色通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