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合作·活动 > 高顿财经教育 > 财会职场
CPA报名注意!如何看出你适合报2科还是3科?
2018-04-02  高顿网校  

字体大小:

  高顿小编提醒,2018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进入报名阶段,除了报名流程外,不少考生最纠结的肯定是到底要报几科这个问题。

  毕竟算一算时间,也就只有6个月了,按照CPA这个难度标准的话,每多报一科,就可能增加一些挂科的风险,所以,考生就需要好好衡量一下,到底是适合报2科还是3科,甚至是挑战6科。

  因为CPA考试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所以高顿小编从下面这4个角度来帮大家分析一下,报科目该如何选择。

  一、衡量科目难度

  不同科目难度对最终复习结果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要衡量自己想考的科目难度到底有多大。一个最简单的比喻就是,会计加审计的难度,要超过经济法、税法加战略这三科的难度。

  所以,对基础比较弱或者是零基础的考生来讲,6个月的时间,如果选择了CPA三座大山会计、审计、财管中的一科,可以自由搭配剩余科目一起考,如果选择了两科,建议就只考这两科。

  二、衡量目前的备考状态

  备考状态,其实和考生的毅力有很大的关系,毕竟每年CPA参考率不到40%,因为报考科目太多导致各科都复习不到位,索性放弃考试,浪费报名费用的考生比比皆是。

  所以已经开始备考的考生,可以看看自己现在的备考状态,是否按照既定的计划和节奏在进行,如果明显拖累的话,建议将报考科目减少,让备考目标更集中一些。如果是备考很顺利的考生,可以按原计划进行。

  三、衡量备考时间

  6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所以用6个月来衡量科目多少的话,其实对考生的误导性比较大,所以考生需要从实际备考时间出发,来确定自己有效利用时间有多少。

  按照比较保险的科目通过时间来计算,一科的备考时间至少在300小时以上,平均到6个月就是每天1.67小时,如果想通过两科的话,就需要每天复习至少3小时。

  所以,考生应该仔细衡量一下自己的工作和备考时间之间的矛盾大不大,能否保证每天3小时的复习,这是通过2-3科最基本的一个要求,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可利用时间去决定到底该报几科。

  四、衡量对证书的需求程度

  CPA每年上百万的报名人数中,几乎有一半是非财会专业毕业、非财会岗位工作的非财会人员,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是因为CPA含金量高所以跟风备考,对证书的需求程度不高,就没有强烈的快速通过的需求。

  就像去年采访过的高顿CPA6科学霸,其中有3位是在事务所工作,1位在金融机构工作,还有2位是企业财务,对CPA的需求特别高,所以花了很长时间准备,一次报了6科直接考过。

  而且,考证的本质也是和工作结合,如果自己的工作短期内对CPA的需求度不高,或者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CPA的专业知识消化,就可以按照计划慢慢考,如果是把证书当求职门槛的话,就需要快速考出来了。

  当然,最后的备考结果可能还会受很多考生个人因素的影响,所以,考生在结合上述通用的衡量标准时,多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这样就有可能报几科中几科,成为备考路上的人生赢家啦。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uscpa持证人工资待遇怎么样?该如何取证?
· uscpa考了有什么优势?会涨工资吗?
· uscpa能一次考完吗?
· uscpa持证要求是什么?
· 美国CPA考试报名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 cpa出成绩时间:11月下旬,附查询流程
· cpa多少分算通过?60分及以上!
· 2024年注会报名条件及时间一览
· aicpa考试需要带什么?附考前注意事项
· uscpa报名要满足什么要求?考了有什么用?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