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纪实记录

张凡:信息化建设:快与慢的辩证

www.edu.cn    《中国教育网络》2007年8月刊  2014-11-14  字体:  

  信息化建设:快与慢的辩证

  ——访CERNET华南地区深圳主节点主任张凡

  本刊记者 王左利

  1980年到1987年,张凡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读书,先本科,后研究生。他对南大的学风印象深刻:“非常注重基础,极严谨。” 而当时的计算机科学系更是思想与技术争鸣之地,系里出了好几个全国第一:全国高校第一台计算机、第一个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第一个操作系统、第一个分布式系统都诞生于此。“名师荟萃。老师们极睿智,无论我们问什么刁钻问题,都能很快得到答案。”

  1987年,他硕士毕业,主动提出去深圳,他说:“想去建设祖国的边疆,只是深圳是距离资本主义最近的祖国边疆。”

  一快一慢1987年7月,他抵达深圳。感觉整个城市很年轻,很多年轻的面孔,朝气蓬勃。7月13日,他去深圳大学(以下简称深大)电子工程系报道。当时的系主任问他,“你真的要来吗?”他说当然。于是做了电子工程系的年轻老师。

  一年以后,他转到计算中心,专注于软件开发与网络应用研究,因为觉得这些工作“很新,很灵活,具有挑战性。”“深圳很年轻,人们的眼界开阔,思维开放,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更容易并且乐于接受新事物。”年轻的深大同样如此。他正好是那种喜欢钻研、尝试新东西的人,参与建设深大校园网给了他这样的机会。

  1983年才成立的深圳大学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经常先行一步。1988年,深大建成校园网,是全国最早建设校园网的高校。随后很多老师从国外回来,他们对网络的需求很大,于是,1992年深大校园网通过香港大学接入Inernet。

  1995年,它首个联到学生宿舍。1997年底,IPTV最初登录国内,深大校园网又第一个吃螃蟹。“我们的执行力很强,一旦认准某条路是对的,就会马上行动,很快。”但是在行动之前,又要慢,因为欲速则不达。

  今年6月底,他从国外考察回来,深入思考,略做对比:“我们的信息化,是‘强扭的瓜’,国外的信息化,是‘自然的果’。”他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外的信息化建设坚持实用性,每引进新事物,必然全面充分、实事求是地做需求分析。

  他坚持:“技术再好,没有实现和应用的可能性,不要强扭。需求做好了,再去快速行动,便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1994-2014 CERNIC,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27 文网文[2008]228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