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李志民:也说说韩春雨论文撤稿事件
2017-08-04 主编微讲堂 李志民

  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社论,并宣布撤回韩春雨团队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韩春雨及论文的其他作者还在该刊上发表了一篇撤稿声明。撤稿声明主要内容是“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

  论文被撤事件并不独是韩春雨团队一家。例如,2014年7月2日,《自然》撤回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发育生物学实验室的小保方晴子(Obokata Haruko)的两篇关于“刺激触发的多能性获得”(STAP)的论文。被撤销的两篇论文是小保方晴子于2014年1月29日正式发表在《自然》上的。后来证明两篇论文造假,小保方晴子受到处罚,其导师也受到应有处罚。

  论文发表后,如果仅仅是因为除作者团队外的其他人无法重复实验就宣布撤稿,无论是作者还是期刊本身,都违背学术交流的本质,偏离了科学精神。已经发表在期刊上了,撤是撤不掉的,声明撤稿既不能证明该期刊一贯正确,也不能说明作者学风严谨。期刊就是一个学术论文的载体,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

  我们不应该过分看重某些期刊发表的论文,纸质期刊发表论文只是学术交流的一种渠道,还有学术会议报告,小型研讨会,网络发布研究阶段性成果交流等。科学发展是不断证伪的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和方式,期刊发表不一定代表正确,只要不是恶意欺骗或机构秘密,任何研究进展都应该及时在同行中公布,讨论。

  科研成果的取得,从来都是一个反复争论、不断试错和逐步渐进的过程,科研人员的争论,也是对现象、数据和结论不断修正的过程。新的科学发现应该在学术同行中讨论和修正,比如召开学术研讨会等,让同行论证,而不应在大众媒体上炒作。科技成果或学术观点的被认可,本质上是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取决于发表在哪本期刊上。

  科学问题也不能受公众舆论所左右,科技成果不能靠媒体包装和炒作。大众媒体在报道科学资讯的时候,要做到描述准确、评价客观,确保真实,不要误导读者。如果媒体对科学事实所涉及的环节描述出现差错,对社会的影响和对科学的伤害,都将是难以弥补的。因而, 媒体对科研活动报道时,除了要谨言慎行外,还需要警惕一些学者与研究机构的无原则自夸。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崇尚科学的精神。崇尚科学,不光是要追求多么先进的科学技术、取得多么顶尖的科研成果,更要有科学的精神,戒骄戒躁,不急功近利,不忽悠。无数事实证明,“忽悠”者也许会得一时之逞,但其假面具终究会被撕下,其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对自己的科研成果忽悠,就有可能引发学术丑闻,身败名裂; 对国家的科技计划、科研项目忽悠,就会阻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给整个国家的学术声誉带来恶劣影响。(主编李志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