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双一流”建设本质上是让世界认可中国的大学和学科
2017-02-06 主编微讲堂

  国家号召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样的战略不仅要求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更要求高等教育界同仁为民族复兴贡献更大力量,尤其是对大学教授,不应该只注重个人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建立,还应该积极关注国际上学术发展方向,研究选题要是学术前沿。中国的教授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以此提高学术水平。国际接轨,需从多方面努力,参与的种类不仅仅只限于某一领域,而是包括国际奖项、国际论文、国际期刊的评审、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组织等许多领域。

  我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世界一流大学教授的四条标准:在国际会议上不光要有声音,还要能做特邀报告、主旨发言;在国际期刊上不光要有文章,还要能当编委、当主编、当编委会主任;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不只是个会员、理事,还要能担任轮值主席、理事长、会长;在国际奖项中,不仅要有名次,还要做主要完成人。

  通过教授参与国际上学术团体的活动,逐步提升中国教授在国际上学术活动中的话语权,才有利于快速提升中国大学的影响力,逐步获得国际上对中国大学的认可。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仅从近期公布的相关数据来看,中国目前的学术水平、论文水平虽然已经提高不少,尤其是“模仿和跟踪”国际学术水平的方面,进步很大。然而,我们现在只是从看台上的“观众”,正在成为跑道上的“跟跑运动员”,希望有一天,我们会成为“领跑者”,越快越好。

  我们还要憧憬,憧憬若干年后,汉语将成为国际上学术交流的主体语言。学术交流的主体语言是随着世界强国的变化而变化的,中世纪后的意大利文化昌盛,学术论文的主体语言是拉丁语;英国美国强大后,学术交流的语言才逐渐变成了英语。牛顿的论文是用拉丁语写的,爱因斯坦的论文是用德文写的,都没影响其对科学的贡献。中国学者要逐步养成为用中文写论文而自豪。我们要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成为“领跑者”并不无可能,关键是别浮躁。当汉语成为国际学术交流主体语言的时候,中国肯定会有一批世界级大学。

  “双一流”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范围。现在的合作以请对方的教授来中国做访问学者、互访的合作为主,随着我国学术评价和学术能力的提高,我们需进一步提高合作的形式,比如转变为项目的合作,有竞争有合作。例如,科学界已经发现的量子线子,但是无法用数学工具表达、大气变化全球变暖的应对等国际关注的相关难题,都是国际的学术人员需通过共同合作来突破的地方。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快提升我们的科研水平,加速“双一流”建设进程。(主编李志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