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可以打倒奥数,不能打倒数学
2015-09-30 主编微讲堂 李志民

  日前中国选手在国际奥林匹克数竞赛中丢了第一名,引起舆论热议,关于奥数的是非一时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因为奥数竞赛成绩在各级升学考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升初中的突出作用,奥数被严重功利化,出现了全民学奥数的现象,被专家舆论斥责批判,某教授甚至喊出:打到万恶的奥数!

  伴随这片喊打声,奥数乃至数学都受到牵连,各级考试中,与奥数挂钩的一切都被逐渐淡化甚至明令取消,如高考的保送生与加分。批判奥数与功利性加分,有其道理,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耽误甚至因此而影响了数学教育,更不能打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奥数”是什么?其实没有一个标准解释,奥数这个概念实际只是借用了奥林匹克竞赛而造出的一个概念,名词。按资深奥数老师,高思校长须佶成的说法,奥数就是数学,是数学中一种演绎方式,思维,或者说数学的艺术。奥数,其本质,还是给数学特长或者有兴趣的孩子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竞赛只是其中成果的展示方式而已。但是与升学的挂钩,导致了严重的异化。

  批判奥数可以,但祸及数学,就不应该了。随着对奥数的批判,已经放大到数学难度的批判,甚至对整个考试难度的批判,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数学教育,这就更不应该了。此次奥数竞赛是十余年来第一次丢了第一名,这本没有什么,只是,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是我国学生数学水平的下降。

  北京某著名大学的跟踪研究表明,近年我国大学生数学水平明显下降。著名数学家邱成桐的发现也印证了这一点:10余年前,“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都在前1/3的”。但是,近10年来,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已经无法再在学业上,尤其是数学方面领先了,甚至出现了无法完成学业的情况。

  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思维与表达的语言,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也就是说,你有了一个发现或发明,如果你无法用数学的语言表述,就无法表达给公众,那就只能停留在你个人的发现与发明上,而不能上升成为学问。比如我们发现所有东西都会向地面掉下去,但是在牛顿之前,没有人能清晰地表达,是牛顿用万有引力来清晰地表达出来了,也就是用一个普适的公式表达了这个东西,于是,这就上升为一个理论了,而不仅仅是发现。

  数学是让不可见变成可见,经验告诉我们鸟可以在天上飞,数学告诉我们飞机也可以在天上飞。这也就是为什么把数学称为科学之母的原因。无论什么发明或发现,只有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了,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

  倒退200年,是没有物理、化学这些学科的,他们都是从哲学和数学演化而来的。我们现在一谈到物理,就会说到牛顿三大定律,但是牛顿在当时,恰恰是一名哲学家和数学家,而不是物理学家。正是因为牛顿发明了微积分,用数学清晰地表达了物体运动规律等发现,发明,才奠定了他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的地位。

  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提升,我们有了很多新的发现,但是,因为数学学科的滞后,或者是因为发现者数学知识不足够,没有人能用数学语言去表达这发现背后的普适规律与规则,于是只能停留在经验上,不能上升到理论,从而直接影响了整体的科学和技术进步。

  类似于我国高考的美国SAT考试考三个科目,一个是数学,一个是写作,一个是阅读。其实本质就是考察你的两种语言与思维能力水平如何。一个就是语文,即基本的思维与表达,另一个就是数学,即科学技术的思维与表达。我们的高考改革,保留了三个基本科目,语数外,如果把外语这种技能性语言剔除,还是考察两种基本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即基本的表达能力,以及科学的表达能力。从全世界去看,概莫能外,在中小学阶段最为强调的都是这两个基本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数学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决定了我们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

  因此,无论奥数如何万恶,我们都不能因此忽视了数学这个科学之母的重要性,绝不能因此而影响耽误数学的学习与教学质量,因为,这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我们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