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新中国科技发展大事纪要
2009-08-18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 李志民

  一、重要会议

  *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会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周恩来总理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全面阐述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明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提出了科技发展要“瞄准尖端、重点突破、迎头赶上”的战略指导思想。

  *  1978年3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提出了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要政策,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观点。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科技工作指导思想得以进一步确立,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逐步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  1982年9月,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并确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

  *  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点解决科学技术的转移和转化等问题。

  *  199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会议确立“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中国科技跨世纪的战略目标。

  *  200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部署《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会议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目标。

  二、重要文件及政策

  *  1956年3月,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制定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出了我国科学研究工作的体制:“我国统一的科学研究工作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地方研究机构四个方面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科学院是学术领导核心,产业部门的研究所和高等学校是两支主要力量,地方研究机构则是不可缺少的助手。”

  *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通过《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了一系列新政策:促进人才流动,试行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允许科技人员业余兼职,获取合理报酬;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试行博士后研究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实行重奖;针对不同性质的科研工作,采用不同的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实现技术商品化;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以解决科研和生产脱节问题等。

  *  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一步确定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调整科技系统结构,分流人才。

  *  1999年4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条例规定国家设立五大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出新能力的决定》,《规划纲要》提出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

  *  2008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决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