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柑橘院士”邓秀新:谱写现实版“新橘颂”让更多人分享甘饴
2018-04-09 新华网

  新华社武汉4月8日电 题:“柑橘院士”邓秀新:谱写现实版“新橘颂”让更多人分享甘饴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李伟

  他是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引领我国柑橘基础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领军者。正是因为他,国产鲜食柑橘全年不断档变为现实,他就是“柑橘院士”邓秀新。从曾经懵懂的乡野少年到“柑橘院士”,他的背后有什么故事?他的成长经历又有着多少我国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大时代印记?

  “我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的专业是果树学。”

  “帮助农民时,不要只讲技术上可行,更要讲经济上可行。”“柑橘院士”邓秀新说,农业一定要务实,农民也是经济学家,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对象不管是企业还是农民,一定要能让他有收入,经济行为一定要符合经济规律。

  2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获“年度突出贡献奖”,这是湖北省内科技界的个人最高奖项。

  站在领奖台上,邓秀新说:“感谢这个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伟大时代,让我们生逢其时。柑橘是我国南方乃至世界第一大水果,30年来,我和我的团队秉承老一辈的作风,以农民致富和提升柑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己任。”

  面对“中国网事”记者的采访,回忆起自己从事柑橘研究的初衷,邓秀新院士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的专业是果树学,我们希望能让老百姓通过种植柑橘尝到甜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年轻的邓秀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农业大学攻读硕博研究生,师从中国柑橘学奠基人之一的章文才教授。从此,邓秀新与柑橘开始了一辈子的“情缘”。

  从农村走出来的邓秀新,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认为,与种粮食不同,农民种柑橘就是为了增加收入。因此,科技推广必须要讲经济效益,让农民增收的技术才是真正的好技术。

  “因为我国的几大柑橘产区几乎都是在贫困地区,比如在三峡库区,现在老百姓一亩柑橘种得好一年收入3万多元,最少也有近万元,这对贫困户脱贫增收有很大贡献。”邓秀新说。

  邓秀新对于全国柑橘的产业分布了如指掌,三峡库区、赣南老区,柑橘是当地支柱产业之一,邓秀新和他的团队每年都要跑几趟,从品种改良到柑橘覆膜技术、隔年交替结果和果园密改稀等一系列技术方案,不仅提升了柑橘品质,更是使老百姓的腰包慢慢鼓起来了。

  让中国柑橘产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邓秀新说,世界上的柑橘绝大部分都是从中国“走出去”的,很多都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但是由于科技的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柑橘的品质都远不如国外的进口品种,农民种植积极性并不高。

  “一开始,我们就有一个愿望,要让我国也能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柑橘。”十几年来,邓秀新带领团队,让这一不可能变为现实,使我国脐橙由进口国变成出口国。从国外的品种引进到品种培育,到新栽培模式的创新,到产后处理,再到市场营销,邓秀新团队的研究覆盖了整个产业链,支撑了整个柑橘产业体系。目前,我国柑橘年产量居世界第一。

  2012年,邓秀新还带领团队自主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芸香科植物基因组图谱——甜橙基因组图谱,它如同打开了甜橙生命活动的“黑匣子”,破解了甜橙基因“密码”。

  正是掌握了甜橙基因“密码”,研究人员可以锁定甜橙成熟期、色泽、含糖量、产量、抗病性等农艺性状,有利于培养出更好、更健康的品种。

  “现在我们吃到的柑橘籽少了,这背后我们没少动脑筋。”邓秀新介绍,少籽吃起来方便,这是市场提出来的课题,为此,团队不断尝试新的育种方法,最终利用细胞融合,一步培育出无核品种,一举领先国际。

  柑橘飘香,谱写“新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2000多年前,诗人屈原写下《橘颂》,世代流传。如今在诗人故里秭归,柑橘连片成林,青山绿水间谱写出一篇现实版的“新橘颂”。

  邓秀新还有一个身份是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但是秭归所在的三峡库区,是邓秀新每年再忙都要去几趟的地方。

  十几年来,他带领团队在湖北柑橘优势产区秭归、宜昌、丹江口建立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研发建立了一套柑橘留树保鲜技术体系,基本达到常年有鲜果,实现了晚熟晚采晚上市、与赣南等地错开上市时间的目标,使湖北宜昌成为我国乃至于世界最大的蜜橘产区。

  在国家柑橘育种中心的一棵棵果树下,邓秀新院士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了柑橘的种类和特征。

  “目前,华中农业大学每年都有200多人在做柑橘研究,其中教授就有20多人。全校多个学科都在围绕柑橘产业做科研,这个规模在全世界都不多见。”在邓秀新看来,得益于近十年基础研究和跨学科应用研究的快速发展,中国柑橘才真正走向了世界。

  橘,绿叶离离,花素洁芳馨,果甘甜如饴。邓秀新,从与橘结缘到如今,30多年里,他低调、平和地从事着这份甜蜜的事业,“只为更多的人来分享柑橘的甘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