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关键要保障公平公正
2020-03-02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袁玉凝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

  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而这“五唯”中,最基本和最具决定性的指标就是论文,毕竟“帽子”、职称、学历、奖项几乎都与论文挂钩,这也导致科研界出现了“科技创新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弊端。

  论文数量难以客观评价科研价值

  从宏观上来说,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论文发表数量并不匹配,学术论文还存在重数量不重质量的情况。根据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可知,2017 年中国发表国内科技论文(自然科学领域)47.2 万篇;发表 SCI 论文36.1 万篇,SCI论文数量连续第九年排在世界第 2 位,占世界总量的 18.6%。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每天都有超过一千篇国内科技论文(自然科学领域)和近一千篇SCI论文问世,论文产出的数量和效率不可谓不高。

  SCI 收录中国论文数及占世界总量比重(2000-2017 年)

  (来源: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遗憾的是,根据《中国社会管理发展报告》,总体论文质量不高及创新不足仍然是困扰中国科研发展的首要问题。究其原因,国内论文数量的爆发增长除了受科技水平提升的影响;还或多或少源于一些成文或者不成文的小规则,比如明码标价地奖励高校教职工发表论文,研究生发论文获学位,论文变“职称敲门砖”等等。

  而从微观上来讲,不同学科、不同课题的创新难度和成果表现均有不同,很难简单地通过论文和论文数量衡量。以临床医学为例,2017年白岩松的一句话曾经在网上刷屏,那就是“1000台成功、完美的手术抵不上发表的一篇论文”;2017年4月,世界著名学术出版商德国斯普林格(Springer)发布消息,称其旗下的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因作者编造审稿人和审稿意见而撤稿107篇论文,这被撤稿的107篇论文作者来自125家中国研究机构、4家国外研究机构。而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论文论英雄”的评升制度,有些医生临床能力虽然得到患者和同行认可,但由于缺乏科研成果和足够的论文数量很难晋升;在“看病”和“科研”两座大山的压力下,有医生就选择了弄虚作假,甚至花钱雇人代写代投。然而,对临床医生而言,论文真的能反映出科研水平和能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基础研究而言,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研究的价值和质量;但对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活动显然不行。

  唯论文无法筛选人才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分析》数据可知,2017年我国R&D人员中,基础研究人员为29.0万人/年,占7.2%;应用研究人员为49.0万人/年,占12.1%;试验发展人员为325.4万人/年,占80.7%。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应用研究人员远高于以论文为主要产出成果的基础研究人员,而评价指标却是百分之百的基础研究指标。这也就意味着“唯论文”的评判方式会导致大量的人才得不到真正的选拔和筛选。

  科研评价需保证公平公正

  教育部、科技部发文要求破除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评价体系“唯论文”的不良导向,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在科技评价、职称评聘等重要领域的使用。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如何保证公平公正。

  公平是一个社会学名词,公是为大家,大多数,平指平等;公正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即公平正直,没有偏私。而对科研领域来讲,公平公正就意味着科学研究需要公平的学术环境,除了自身的综合实力以外,科技工作者获得学术研究的机会应该是公平的。

  事实上,在科技部、教育部发布破除唯论文、“SCI至上”的文件后,虽然大部分科研工作者拍手叫好,但也有不少科研人员担心“破“SCI 至上”、立“同行评议”的改革措施是否会带来新的灰色地带如重人情、拉关系、名流免检、权威“定音”、搞平衡做交易等,毕竟现有SCI的考核办法与高考类似,是一种相对公平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考核办法。

  我想本次新型肺炎的信息公开方式方法可以做一个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政府、媒体、科研机构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公布了最新的防疫信息和最新进展,为群众提供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查询等各类信息服务。这种全民开放、全面监督的处理方式不仅帮助解决了很多疫情期间的存在问题,还避免了很多民众的猜疑和谣言。

  在笔者看来,公开信息、开放监督同样可以保证科技评价的公平公正,同时避免大众或者其他科研工作者对评审结果的猜疑。具体来说,在同行评议过程中,可以采取公开评审人身份、公开评审意见、开放参与评审等等措施,这能在有效解决同行评议过程中的不透明不公正等问题。

  公开同行评审有很多好处:1)可鼓励评审团队对被评审人科研成果的评论保持在高标准;2)展示科研成果的评估过程,可让大众对该过程有所了解;3)使评审的决策更加透明,最终结果必须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以做出决定;4)可支持同行评审的系统性研究,进而改进整个评审系统;5)作为一经验不足的评审者的指导性示例。

  与此同时,同行评议还可以扩大评审团队,避免“关系评委”,加大“收买难度”。如此一来,在评议个人身上发生的偏差就会由于群体决策的制约而消解,同行的认可就会稳定地围绕被评审对象的科学研究价值上下波动。

  只有建立客观公正的科技评价体系才能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筛选出真正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益。当然,构建公平公正的科研评价环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每一个科研工作者为之努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