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焦点科普:“网红”霍金为何盯上了“比邻星 b”
2016-08-30 新华社

这张艺术示意图显示一颗小型岩石行星在围绕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运行。该行星被命名为比邻星b(Proxima b)。(图片转自:中国新闻网)

  8月25日凌晨,英国《自然》杂志的一篇论文引起前所未有的震动,论文宣布天文学家发现有类地行星绕比邻星运行,距太阳系仅4光年多一点。

  这一所谓“另一个地球”,被称为“比邻星b”,引起了天文爱好者和科幻迷的热捧,这一新发现也得到众多天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就在这一轰动性消息公布的第二天,由著名科学家霍金与俄罗斯亿万富翁、互联网投资人米尔纳等人联合启动的“突破射星”计划就宣布,将自己的目标对准“比邻星b”。

  最大的魔力——距离

  “比邻星b”到底有何魅力,受到如此大的关注?

  它最大的魔力正在于它与地球的距离——仅为4.2光年。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踮着脚尖”用现有技术大概能够得着的地点。

  已经在中国发微博的霍金早已成了网红。或许有先见之明,早在今年4月,霍金等人启动的“突破射星”计划,就意在探索太阳系外生命,而目标正是比邻星所在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这个三重星系统由两颗类似太阳的恒星以及距离稍远、散发红色的恒星(比邻星)组成,似乎让人想起了科幻小说《三体》的内容。

  那么在许多人的有生之年,人类探测器能否抵达那里?

  4月12日,霍金在新浪开通自己的微博并先后发布了两条状态,分别介绍自己如何与中国结缘以及未来的“突破射星”计划中的纳米飞行器。一石激起千层浪,微博发出后不久便迅速引爆网络。短短两天,霍金就收获了300多万粉丝和50多万条评论,其热度恐怕连当红明星也会自叹不如。

  霍金表示,“突破射星”计划发射的纳米飞行器,会在几分钟内加速到光速的20%,用20年时间飞到比邻星。

这张艺术示意图展示的围绕红矮星比邻星运行的系外行星“比邻星b”表面的可能景象。(图片转自:中国新闻网)

  或许可行的方案

  人类靠什么把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20%?在计划设想中,一旦进入太空,这些小小的太空船各自扬起可延展数米的太阳帆,犹如一只只展翅的蝴蝶。光束枪将光束聚拢在帆面上,几分钟内,光束能量转化为动能,驱动纳米飞行器加速到终极速度。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太阳帆有多大的可能性?想想看,光束所集聚的巨大能量一下子投射于帆面,温度骤然升至几万摄氏度。

  就现有技术来看,无论是纳米科技领域能否制造出纳米精度那么薄的太阳帆或电子元件,还是何种材料的太阳帆能承受极端高温、实现最高转化效率,都还是未知数。但在距离我们那么近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星球,仍然让人为之振奋,纳米飞行器这一目前唯一或许可行的方法,当然要试一试。

  因此,此次“比邻星b”的发现,让“突破射星”计划更加明确了。该计划任务顾问委员会主席、哈佛大学物理学家洛布表示,这为任务提供了一个再明显不过的目标。届时装备了摄像头和颜色滤镜的飞行器将拍摄并分析这颗行星是否带有绿色和蓝色——分别意味着存在生命迹象和海洋,但也可能遍布棕色——暗示其除了岩石外一无所有。

这张图像合成了欧南台3.6米望远镜上空的星空背景,并展示了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双星系统半人马座AB(左下方)以及比邻星(右下方)。(图片转自:中国新闻网)

  眼见为实的冲动

  宇宙中固然可能存在与地球生命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但从与我们相似的角度找起,是非常自然的。环境与地球越相似的行星,就越有可能孕育生命(所以我们对火星考察这么热衷)。最关键的两点就是:位于“宜居带”内,温度适宜;由岩石组成,呈固态而不是气态(这与行星的大小直接相关)。

  “比邻星b”质量约为地球的1.3倍,很可能是一颗岩石星球,科学家估计其形成于49亿年前。它从比邻星接收到的能量大约只有地球接收到太阳能量的70%。它位于比邻星的宜居带内,其表面温度理论上适合液态水存在,上面或许存在生命的繁衍,但还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一论断。

  由于距离母星比邻星实在太近了,“比邻星b”上将遭受到非常强烈的紫外线和X射线照射,比地球周围的太空环境更为恶劣,或许很难适合生命生存。但人们依然希望“眼见为实”。

  人类很早就希望能接触地外文明。航天时代的到来断绝了发现月球人和火星人的可能,但太阳系行星仍可以给我们提供生命形成条件和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同时,人类将目光和脚步放得更远,一边搜索太阳系外行星的踪迹,一边发射探测器向茫茫深空捎去问候,希望有人能听见。

  但在现实中,寻找外星生命最大的成绩还只是“火星上曾经有液态水”这种级别的,连是否有过微生物都不确定。而纳米飞行器的技术障碍如何突破,也许在十多年之后才能有答案。

  因此,要体会科学家的激动,我们有时要让想象力放慢脚步,等一等现实。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