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多所高校进入首批“拔尖计划”2.0名单
2020-09-15 中国科学报

  近日,多所高校对外宣称入选首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9月10日,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在内的高校均已宣布入选。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总体思路是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促进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选拔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新时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播撒火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思想高地奠定人才基础。

  2019年,《关于2019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下发。文件明确该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范围是数学、物理学(含理论力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17个类别,计划建设100个基地。

  在目前已公布入选的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学申报的6个学科基地全部入选,为入选数量最多的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励耘计划”的数学、心理学、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5个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其他高校已公布的入选学科数量多为1~2个。

  对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曾表示,我们要培养的拔尖人才是杰出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高校要把握“拔尖计划”2.0新的定位、目标、思路和模式,深入探索现代书院制等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并做到科学选才鉴才、创新教学模式、强化使命驱动。“拔尖人才培养如同‘老酒泡人参’,杰出的拔尖人才是‘浸’出来、‘养’出来、‘熏’出来、‘育’出来的,要给天才留足空间。”吴岩说。

  根据《意见》,对于已经入选的基地,有关部门将推动其加强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定期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计划实施效果、经费使用效益等进行评估,加强质量监管,构建动态进出机制。

  同时,教育部还将鼓励高校和有关专家围绕顶尖科学家成长规律、拔尖学生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培养、国际化培养、导师制、学生成长跟踪与评价机制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一批有质量、有分量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