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国科大味道”的本科生熟了!(下篇)
2018-06-14 中国科学报

  科学家带出的本科生“味道”不一样

  包括院士在内的科学家,能否给本科生讲好课?这是国科大2014年开始招本科生时,曾面对的一个疑问。

  “这完全是一个荒谬的命题。”席南华摇着头说,“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些课,外行看起来觉得讲得行云流水,但主讲者其实就是说不到点子上。而有的老师,表面上看板书乱糟糟,似乎讲得也不大好,但是到了期末,他的学生学得非常好,掌握了课程的精髓。”

  在席南华看来,包括他自己在内,中科院的科学家很多都有在国外给本科生授课的经历。另外关键的是,科学家能把科学问题说得更透彻,能站在更高更专业的角度上来讲课。

  周向宇给本科生授课用的就是卓里奇的教材。他说自己会尽量站在更高的点上去引领学生。比如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从事拓扑相变领域的科学家,他当时就借机向本科生普及拓扑最新的知识。而且,由于原定的课程时间安排太过紧凑,为了将这门课讲得更清楚,这位院士又给本科生加上了一学期的课。

  袁亚湘则直接说:“中科院其实有非常成功的办大学的经验啊。”

  这个经验指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所上世纪50年代中科院科学家在北京玉泉路办起来的大学,虽然招生数量不多,但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高产出。

  作为一名“非常积极主动支持中科院办本科教育的科研人员”,上世纪90年代,袁亚湘曾给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写信,建议把科大搬到北京来。现在国科大开招本科生,他成为主动要求为本科生授课的院士之一。

  “在我的心目中,玉泉路是一个圣地。”袁亚湘说,“中科院有那么多研究所、那么多好的科学家,不教本科生多浪费!”

  “科学家以科研的视野来培养本科生,带出来的学生‘味道’会不一样,能更快地把学生带到科研最前沿。”袁亚湘说。

  2014年夏天,在浙江参加国科大首届本科招生的袁亚湘应高鸿钧院士之托,给一位名叫姜博鸥的考生的家长打电话,劝说这位全国女子奥数金牌获得者来国科大学习。他告诉孩子妈妈:“如果您的孩子来国科大,我们这些人会亲自给她上课,会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姜博鸥真的来了国科大,袁亚湘也兑现了承诺。他每周给本科生上两次课,每次两个小时。他指导包括姜博鸥在内的4个本科生,每隔一周给他们开一次小会。除了学习,袁亚湘也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他曾凌晨4点从外地飞回北京给本科生上课,然后再直奔机场,去别的城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姜博鸥认为,自己在国科大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很早接触袁老师的课题组。她会跟着课题组做一些小项目、参加课题组研讨班。她有时也会和学长们一起,跟着袁老师去爬山,去吃农家菜。大三时,她获得了去牛津大学访学的机会,虽然感受过了“外国的月亮”,姜博鸥还是笃定地留在国内,跟着袁老师读直博。

  而这次的毕业论文答辩,姜博鸥也获得了优秀。

  这种培养模式很“任性”

  曹桂兰老师是这次数学专业毕业答辩的组织者。答辩会上,她一边给记者按名单指认每位参加答辩会的评审,一边悄声说:“这三天,除了每天都由院士牵头,其他评委也都是‘大咖’啊。这个规格,都赶上研究员职称评审了。而且你看我给这么多老师发通知,就没有收到一封邮件回复说来不了的,全都按时参加。”

  答辩过程中,“大咖”们不时地提问、建议。因为他们大部分都参与了本科生的论文指导,偶尔还会有人忍不住开口帮学生回答同事的提问。

  袁亚湘对于一个学生论文中以公式结尾的句子不标句号“耿耿于怀”,一再向这名答辩者强调“科技论文写作要严谨”。

  一组论文答辩结束,评审们讨论如何给每篇论文进行书面评价。周向宇索性坐到电脑前,逐字逐句亲自修改评语。

  国科大对首届本科生答辩的重视,一如4年前招他们进来前的谨慎。

  从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开招本科6个专业之前,席南华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调研了每个专业世界上五所最好的大学。

  30万字的调研报告陆陆续续交到席南华手里时,他感到“我国先进的大学与这些大学有很大差别”。他认为,在课程体系上,我们注重知识灌输,能力培养却不够;我们培养了很多专才,但在思维能力训练方面多有不足。

  “我有这么深的感触,是因为现在强调交叉研究,但真正做时发现很多困难。”席南华说,“这说明教育模式出了很大问题。”

  国科大的本科培养,想走一条不同的路。

  这种科教融合、科学家办本科教育的模式,已经引起了其他高校的兴趣。不过,国科大的模式,却是很难复制的。

  正如席南华所说,他不担心有的院士、“大咖”因为工作太忙不能每年都给本科生授课,毕竟科学家数量多,选择起来可以“任性”。

  “这么大的中科院,每年就招300多个学生,没问题。”

  未来的大师会在他们当中产生吗?

  2018年,国科大拟招本科生398名。

  国科大目前分管本科生工作的副校长苏刚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明确表示,未来,国科大不会扩大招生规模。“少而精,特而强”的办学理念将继续坚持下去。

  6月12日,国科大在玉泉路校区召开本科生培养工作新闻通气会。在会上,苏刚介绍说,国科大本科生有两次转换专业的机会。2014级本科生中有70名学生变更了攻读专业,占年级人数的21.2%。161名学生选择了辅修/双学位,占年级人数的48.5%。

  此外,这届本科生参加国际访学项目总人数为186人,其中46名学生进入2017年世界排名前10名学校,168名学生进入世界排名前100名学校,很多人都拿回了全A甚至全A+的成绩单。

  比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朱宇巍在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期间,参加了由美国宇航局赞助的商用空间站设计比赛,并进入全美总决赛。

  不过,汪诗洋因为坚持自己的学业规划而放弃了去美国学习的机会。他将延期毕业修双学位并留在国科大完成博士学位。他对计算化学情有独钟,并认为是本科四年的点点滴滴最终促成了自己的选择。

  “袁亚湘院士在微积分课上讲切空间时,深入讨论了从局部最优到全局的困难;在杨文国老师指导下,我发现计算精度和效率的提升来源于知识和数据的紧密结合。王建平老师喜欢从原子间作用过程而不是传统的分子总能量角度思考问题;罗三中老师把有机反应的机理和变化讲得特别透彻,他们让我对化学有了不一样的理解。计算机课听张科、胡伟武老师讲体系结构,听冯晓兵、崔慧敏老师讲编译原理,虽然写代码过程很折磨人,现在想来让我从硬件设计和软件执行角度理解了性能瓶颈的类型和原因……”汪诗洋细数让自己兴奋的课程。

  “还有袁江洋老师以科学发展为线索梳理的世界历史,赫荣乔老师讲的运动神经丛,杨义峰与陈晓松老师的统计物理……哎,还有太多太多了!”

  据统计,国科大2014级本科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完成学术论文近80篇,部分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刚刚结束的本科学位答辩也获得了不少褒扬。比如,材料学院的董亦楠和黄淇的学位答辩被老师评价为“水平不逊色于博士论文答辩”。

  苏刚在新闻通气会上宣布,截至5月31日,国科大首届本科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仅7人。已经明确的有243名毕业生将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占毕业人数的83.8%。其中84人到境外留学,159人在国内读研究生。此外,今年毕业计划明年申请出国读研或国内深造的有40人。

  境外留学的毕业生中,11人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52人进入全球TOP100高校(含前十)深造,占毕业人数17.9%。

  国内读研的159名毕业生中,155人选择在国科大(中科院各研究所)读研,其余4人分别选读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和西湖大学。

  中国科学的大师级人物,会在他们当中出现吗?

  “‘大师’并非每年都有,我们也不是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席南华说,“但国科大有能力也有信心培养出世界级的杰出人才。总体来看,2018届本科生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设想,他们很好,当然我们希望他们更好。”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还从到场的国科大本科生那里获知,5月31日,最后一场答辩结束后,数学系的同学们没有狂欢庆祝“苦难的四年”结束,而是静心看书,一如既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