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铁基超导材料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向前沿
2009-01-14 科学网 任霄鹏

高温超导体(图片来自网络)

  2008年4月25日《科学》杂志的一篇新闻报道称,新发现的铁基高温超导材料将中国的凝聚态物理学家推向了最前沿。文章指出,当44岁的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闻海虎听到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高温超导材料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让研究小组开始了工作。他们当日就订购了材料,3、4天后就获得了最初样品。3月14日,他们就将最新的研究成果——首个空穴掺杂铁基超导体投向了《欧洲物理快讯》。

  这种由东京工业大学Hideo Hosono在今年2月最先发现的新型超导材料是一种氟掺杂镧氧铁砷化合物,它在临界温度26K(零下247.15摄氏度)时即具有超导特性。这一消息很快就让全世界欢呼雀跃。因为此前,科学家知道的唯一一类高温超导材料就是铜氧化物及铜酸盐。

  3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领导的研究小组在arXiv上报告,氟掺杂钐氧铁砷化合物在临界温度43K时也变成超导体。4天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领导的小组报告,氟掺杂镨氧铁砷化合物的高温超导临界温度可达52K。4月13日,该科研小组又有新发现,氟掺杂钐氧铁砷化合物假如在压力环境下产生作用,其超导临界温度可进一步提升至55K。到目前为止,已有至少4个不同的中国科学家小组合成出了新的超导化合物。

  文章指出,新的研究成果不仅为科学家最终揭开超导的深层机制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机遇,如洪流般的研究结果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展现出的强大实力。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理论学家Peter Hirschfeld说,“一个或许本不该让我惊讶的事实就是,出自北京的好论文的数量。他们的确已经扑到这项研究中来。”

  而在另一方面,中国“海啸”也让一些美国研究人员更加担心凝聚态物理在美国的“健康程度”。斯坦福大学的理论学家Steven Kivelson说,“最引人注目的不仅仅是这些工作出自中国,而是它们并非出自美国。”Kivelson提到,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已经警告说,资助的萧条已经让整个国家处于丧失掉凝聚态物理优势的危险之中。

  不过,物理学家还是认为,现在就说明新材料的工作机制为时尚早。中科院物理所的王楠林说,“科学共同体必须首先积累更多的高质量样品数据。”同时,不必为这些样品和数据最先出自中国而感到惊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