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王迎军院士:科技成果转化不是要名利双收
2016-05-31 人民网科技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3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天5月30日晚八点,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代表率先学习习主席讲话。

  其中来自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的王迎军谈了她的感受和看法。

  全文如下:

  今天听了总书记和总理的两个报告,感觉到非常振奋。

  我记得1978年的时候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当时还是比较年轻的,没有亲身经历其中,但经常听父辈们讲起这次会议对中华民族的意义。如果说1978年的科技工作会议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次“科技的春天”,那么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一次在中华民族发展和振兴的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会议。

  我非常荣幸也非常激动参加了这个会议,听了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以后感到非常有希望,非常有信心。

  会场多次掌声是由心而发

  我是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学部的,来自于华南理工大学。如果从读研究生开始,从事科技工作将近四十年了。研究了半辈子,确实有些体会。有些我们能想到的问题,或者感觉到比较着急的事情,今天总书记和总理都做了非常精辟、非常高瞻远瞩的论述,对一些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特别科学的分析和论断,而且很坚定地回答了一些问题。

  会场上多次响起很热烈的掌声确实是有原因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掌声,起码我自己是这么感觉的。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中国发展到这么一个阶段,对于中国进一步的发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来说,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而且确实非常迫切,责任也非常重大。

  对两院院士,总书记在会上也提了很高的要求。我认为这个要求也是各位院士时时刻刻在心里对自己的要求。

  在当前的形势,通过创新水平的提高来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科技创新把科技成果有效的转化成第一生产力,引领经济的发展,服务于民众美好生活的发展。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无论是“顶天”还是“立地”的方面,工程院都担负了艰巨且是责无旁贷的责任。

  总书记今天非常坚决地说,“中国人发表的论文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的成果彰显在整个经济发展的事业当中”。我的理解是,不是说有一些新的国际领先成果发表出来就是科技创新了,而是真的把创新成果能用在我们的经济建设当中,能推动经济建设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很重要的导向。

  成果转化不是要名利双收

  总书记谈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我自己很有体会。作为华南理工大学的校长,本来有一件事我很自豪的,那就是2015年全国高校有一个科技转化指标的评审,华南理工大学排在全国高校的第一名,学校的很多老师很振奋。但我很清楚的是,有很多技术成果没有转化出去。

  我们学校每年大概有2000多项专利出来,到底有多少专利“转”到企业,变成了生产力造福人类,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结果并不是特别满意。这里的原因有很多,今天两个报告中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国家已经意识到了一些不利于科技创新、束缚科技创新、不太科学的制度,我们希望尽快能给一些有力支撑,让更多的成果能更快得转化出去。

  这并不是让科技工作者名利双收。

  科技工作人员把一生的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某一项科技工作研究当中,甚至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其实他心里想的是,要把他做的事情能用到社会上,能用到市场上,能让我们的国家在这方面比其他的国家更强,发展的更好,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心里真正期盼的一件事。

  希望通过这次历史性的会议能使这个问题更科学、更实事求是的解决,让我们的制度更好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我们的民族复兴起到更大的作用。院士本身把所从事的科学领域的工作做的更加前沿,更加走在世界的最前面,对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对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能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