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赵沁平院士:虚拟现实技术进入“+时代”
2015-07-24 中国科学报

  与“互联网+”一样,虚拟现实技术也是各行业都可以采用并助力自身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如今,虚拟现实+X(应用领域)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虚拟现实技术进入了“+时代”。

  赵沁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能够营造梦幻般舞台效果的全息投影技术,到已经走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虚拟现实头盔,近几年,“虚拟现实”一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不少普通人来说,对虚拟现实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娱乐方面,但实际上,在军事、医学、装备制造、智慧城市等诸多领域,虚拟现实技术都大有用武之地。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沁平看来,与“互联网+”一样,虚拟现实技术也是各行业都可以采用并助力自身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如今,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实现方法已经初步形成,并已从技术研究、系统研发发展到多种应用阶段。虚拟现实+X(应用领域)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虚拟现实技术进入了“+时代”。

  身临其境的感受

  所谓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具体来说,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手段,在特定范围内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近两年,虚拟现实技术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赵沁平认为,这与该领域的两个事件有关。2013年,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人脑工程”作为欧盟未来10年的“新兴旗舰技术项目”。同年,美国政府发布“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科学项目,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脑计划”。“‘脑计划’实际上就是要通过采集人脑的动静态数据来构造人脑模型,虚拟人脑。”赵沁平说。

  另一个引起大家关注的事件就是,2014年Facebook公司斥资20亿美元收购了虚拟现实技术企业Oculus VR,该公司最著名的产品就是名为Oculus Rift的3D游戏头盔。随后,谷歌、微软等企业开始陆续推出自己的计划,以虚拟现实眼镜、头盔等产品高调介入虚拟现实领域。

  “虽然虚拟现实技术走进公众视野和大众生活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但实际上,早在上世纪60年代,虚拟现实的概念和技术就被提出来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研究和发展这项技术。”赵沁平说。

  据赵沁平介绍,当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将虚拟现实技术纳入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当中,其中中国是比较早开始的。“2006年,我国政府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虚拟现实技术即是信息领域优先支持的三大前沿技术之一。紧接着,日本政府在2007年发布了《创新2025科技发展纲要》,将虚拟现实技术列为18个发展方向之一。2008年,美国工程院公布人类21世纪面临的14个重大工程挑战问题,其中就包括虚拟现实技术。2012年,美国又发布2015~2020年8个新兴科学技术群战略,其中有6个涉及到建模、模拟和虚拟的内容。”

  “可见,各个国家试图从两条道路进入虚拟现实领域,一是国家发展战略,另一个是大众生活和消费,从政府到公司,都在抢占虚拟现实领域。”赵沁平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