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郭开周:给科研、生产提几点建议
2014-05-06 中国科学报

  在基础科研领域,我们创新能力的欠缺,原因并不完全是纯技术的问题。

  在我国科技界存在一种被称为“浮躁”的情绪,影响不太好。而“科研腐败”,又是影响我国某些科研项目进步的一个严重问题。

  项目负责人“个人口袋里”的钱来得太容易,或者说把心思都放在“捞钱”上,放在科研、生产上的心思必定就不会太多了。

  有关部门正在处理这方面的问题,这是受到广大群众拥护的举措。

  下面仅就科研、生产的组织管理和作风,给有关部门领导提出一些可以操作的建议。

  科研、生产的领导者应该抓团队精神的建立。

  举国内过去的一个例子:某单位一位领导常常“亲临”某重要课题。该项目遇到难题时,该领导立即让其他课题的骨干停下手中工作,前来参加该项目的“会诊”。大家都尽力给予帮助。每次对该领导和参与者的发言都有记录(对有关人员的分析和建议都有文字记录),对于所有人的水平和贡献,大家了如指掌。

  这样,大家都愿意鼎力相助而不是拆台,因为每一个人的贡献都不会被别人(包括领导人)“贪污”。

  该项目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领导者在领导方面立了功;其他人在技术上的贡献也都得到了满意的褒奖。可见,良好的团队精神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好好”先生不应该当评委。

  各个重大项目立项时的评委、检查工作时的评委、鉴定时的评委,都不应该邀请“好好”先生担当。上级领导部门应该从严把关。

  对那些完不成任务而弄虚作假的项目,应该查一查各位评委当时的意见。总是提不出有见地意见的评委,最好自己不要再去当评委。

  国内一些单位的风气,使得邀请“好好”先生当评委,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了。有关部门应该过问一下。否则,今后你们看到的不少开题报告、鉴定报告、调查报告里面仍然会有许多“用华丽辞藻掩饰的水分”。

  立项时要细致地分析技术措施。

  就物质条件来说,一般的工艺装置和设备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国最缺乏的是检验和控制质量的“技术平台”。

  所有的工艺(包括复杂加工),在每一个工序中都会出现“公差”(即零散)。任何一个公差出了格,到了流程的终端都会使整个产品被判为废品。应该采用合适的技术平台对每一个阶段进行监测。

  如果发现了某个公差出了格,有两件事要做:一是把出了问题的工件立即从流程中剔除;二是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及时修改工艺参数,避免再出废品。

  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包括复杂的核磁共振、彩超等先进的检测设备。我曾到国内其他领域的实验室参观,也发现主人都以他们拥有先进的西方设备而自豪。这表明我们在精密检测仪器方面,自主的开发能力比较差,也表明我国有关领导部门不太重视这个领域的科研创新工作。

  由于我们对于各类检测仪器、仪表开发工作不够重视,对于一些重要的部件、器件、元件、材料在制造的工艺流程中的质量监控必然就缺乏关键的手段。往往在复杂的工艺流程结束后,才发现生产出来的是一批批废品、次品,但是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人们一头雾水。

  “控制好产品的研制、生产质量”,只是一句很容易说出的话,实施起来困难是非常大的。西方国家就在这个问题上保密(不必骂他们卡我们脖子,显得没有志气。这是他们的主权,我们不是也在保密吗?)。因此,我们在重大课题立项时,就要细致地分析技术措施,规划各种技术平台的建立问题。有关领导部门有必要抓几个典型。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