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王曦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
2017-12-21 中国科学报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学习札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等传统经济动力逐步减弱。只有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才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使我国经济顺利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

  创新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其中最核心的是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会促成深刻的技术变革,并且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左右,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和强化以科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应重视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把握好世界科技前沿,特别是技术革命的最新趋势,在各个领域特别是一些关键领域前瞻布局,抓住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形成主导未来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

  推动科技创新,应强化应用研究,着力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同时,仍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体制机制和人才保障。

——王曦

  王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载能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物理现象的研究。

  融会贯通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已成为必然的选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相匹配。

  实践证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若缺少技术的突破和支撑,必将难以实现。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新兴产业的培育都需要以雄厚的基础研究为源头,以强大的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保障。

  我国科技创新的态势已表明,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跟跑”到“并行”“领跑”,更加要求我们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上,不断夯实科技基础,增强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世界科技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主导权。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着力打造创新型国家,助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支撑。(本报记者闫洁整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