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高校退出事业单位:“编”若不再“制”当何存
2015-05-28 科学网

  终身教授制是一个专业筛选的过程,而编制则只是一种无限权利的享受。如果我们能有一个专业的独立评价机制,也许编制可以起到部分终身教职的作用,但如果评价机制问题不解决,而是依然沿用行政主导的方式,那么编制就只是“大锅饭”。

  “专业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编制故,两者皆可抛。”

  徐明昆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名教师。两年前,他在自己的博客里写过这样一首打油诗。那篇博客的标题为《编制比什么兴趣科学更有吸引力》。

  不可否认,如今青年学者进入高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能解决编制,可以使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更加稳定。就连对编制持批判态度的徐明昆也在文章中承认,“我们包括我,也爱编制,就像老鼠爱大米”。

  然而,不久前,北京市出台的《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则可能导致未来北京市高校的新增教师再也吃不到编制这份“大米”了。

  相似管理导致相似问题

  北京市的这份《意见》是这样规定的:今后,北京市对现有高等学校、公立医院将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对现有编内人员实行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据了解,中国高校中出现“编制”一说最早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大量高校被收归国有,高校教师也就转身成为“国家干部”。

  “所谓编制人员,也就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内政府人员和大学教师是同样性质的。直到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之后,才有了一些区分,不过教师不再是公务员,政府却还是大学的主办者。高校内部的一些人还在以公务员的方式管理。

  “之所以大学有编制,一个基本假定就是政府在办大学,政府与大学之间没有太大区别。”储朝晖说。

  于是,在相似的性质、相似的管理方式之下,高校也就出现了和政府机关相似的问题。

  在博客中,徐明昆这样形容编制对高校人员造成的弊端:“观察编制内之人,和体制外的人/外国人相比,普遍戴上一个模糊、圆滑的面具,缺失敢爱敢恨、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灵魂。”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徐明昆表示,编制也导致了高校人员流动的困难。“有编制的人不能因能力不行而开除,有能力的人又因为没有编制而无法引进,这就造成了人员流动的壁垒。国外教育单位之所以能使人员流动起来,就是因为没有这种壁垒。”

  刘青两年前刚刚进入一所大学工作。对于手中的编制,他有一种“既爱又恨”的态度。

  “谁都喜欢编制。”在采访中,他说,毕竟如果有了编制,人就稳定了。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现在高校中太多的“衙门化”倾向、太多的“鱼目混珠”也是编制造成的。“有了编制就可以不再上进,为了能在编制体系里混得更好,就必须圆滑世故。如此下去,的确是个问题。”

  对于刘青的这段话,徐明昆在博客中是这样概述的——编制不死,中国的科研就只能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那么,北京市的做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一刀切”可行吗

  需要注意的是,在《意见》中,对高校编制改革的规定是“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对此,北京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改革的总体原则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对于这种改革方式,徐明昆并不以为然。

  “如果取消的话,最好能够大范围地同时取消,逐步取消很容易导致高校和教师被其他利益因素所影响,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他说,事实上,这些年相关部门也一直在试图逐步缩减编制,但并没有收到多好的效果。

  对此,有评论表示,逐步收回事业编制,意味着高校会长期存在两种身份——事业身份和合同工。且不说待遇公平、同岗同酬如何保证,单是双方的心态平衡问题就十分难处理。“临时工心态”“变相铁饭碗心态”等也影响聘任制人员工作的开展。

  储朝晖也认为,目前这种“退一个收一个”的方法的确见效很慢。“现在20多岁的年轻教师还要三四十年后才能退休。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渐进式方法收效慢,那么,整体“一刀切”的做法可行吗?

  “至少现阶段是不太现实的。”储朝晖表示,毕竟目前政府与高校间还存在依赖关系,只有政府与高校真正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关系,才能够说高校不需要政府的编制了。“很显然,北京市政府没有这样的权力,要做到这点至少要修改《高等教育法》,而短期内这样做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如果将目光放得稍微长远一点,这样的做法是否完全不可行呢?

  2004年,日本政府开始对全部国立大学进行法人制度改革,让各大学从吃“皇粮”的行政机构转型为市场化的运营法人。目前,这一颇类似国内去行政化的改革已经完成了第一期中期计划。“他们的做法也面临着很大的阻力,但最终这样选择,就是认定了靠政府办大学不是好的政策。”储朝晖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