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院士制度改革事关学术风气
2013-11-21 新华网—光明日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这37个字的表述不仅受到科技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讨论。

  院士制度改革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关注?科技工作者对院士制度改革又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公众关注度何以居高不下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其他内容相比,院士制度改革的篇幅并不长,但受到的关注却明显更多。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胡乐乐是文科教学领域的研究者。按照目前我国的院士制度,他基本不可能成为院士,但他一直在关注院士制度的改革。“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科技的最高学术称号,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所产生的影响会跨出科技领域,延伸到整个学术界。因此,院士制度的改革与整个学术界都有关系。”胡乐乐说。

  胡乐乐坦言,目前学术界普遍有一种浮躁的风气,跑项目、使用经费不合理等问题并不鲜见,他希望通过院士制度改革带动整个学术界风气的好转。有胡乐乐这样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家对院士制度改革的关注已经远远超出这一制度本身,甚至超出科技领域,变成对整个学术界的期待——以院士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带动整个学术界更健康、更好地发展。

  制度改革事关学术风气

  “关于遴选制度,我认为只保留院士推荐一个渠道就够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忠和说,院士是一种荣誉称号,“如果部委、地方、单位、学会都可以推荐,就难免掺杂利益因素,带来行政干预,也存在重复浪费的问题。我觉得是金子总会发光,优秀人才不会被埋没。毕竟,能否当选最终还得由院士们投票产生。当然,这需要改变‘3名或3名以上院士才能推荐’的规定,或许可规定每个院士都能推荐1-2名候选人。需要多名院士推荐的要求,必然导致一些人去‘联络’,这样弄得大家都很有压力。”

  周忠和认为,遴选制度还应该保证被推荐人在增选的过程中,处于绝对被动状态,“也就是说直到被选上为止,当事人是不知道的”。

  “事实上目前都是被推荐人提供材料,他自己都知道了,还怎么绝对被动?”周忠和介绍,在美国、欧洲等国家的院士选举中,他们一般会联系被推荐人的同行,请他提供相关材料,保密并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周忠和自己就是这样被选上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也曾遇到过欧洲某国科学院请他提供一位同行的材料。

  对于院士遴选制度,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指出,当前有两个“瘟疫”,首先是公关,这种现象在选举过程中普遍存在,导致不想公关的也“被迫”加入,否则就会吃亏。在秦伯益看来,花样繁多的公关,折射出候选人对学术名利的急切态度;另一个“瘟疫”就是恶意投诉。这些都是需要在改革中解决的问题。

  “院士是一个学术共同体,遴选制度、学科布局、年龄比例,这些都需要院士们讨论决定。”周忠和说,“但退休制度就不是院士能决定的了。”

  说到退休,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秦伯益。早在2002年秦伯益就在《光明日报》撰文直言“院士不是花瓶”,他清晰地看到,一方面,院士被人当作花瓶,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院士乐于当花瓶。因此他在2004年写信坚决要求退休并获得特批。

  但秦伯益仍然是一位院士。他认为,院士是终身荣誉,是对过去工作成绩的认可,诸如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等称号都是荣誉性的。很多接受采访的院士都表达了这个观点,退休是指离开工作岗位,院士是学术称号和终身荣誉,荣誉怎么退休呢?

  然而,终身荣誉并不等于终身工作,他所在单位的岗位不是终身的。“如果院士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弱了,的确应该退出本单位的科研岗位。”秦伯益认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