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科学研究要淡化功利性导向
2016-06-06 主编微讲堂 李志民

  科学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人类的好奇心和改善生存环境的渴望。面对未知的自然世界,人们有一种本能的好奇心去追根寻源。科学的动力还来自经济利益的驱动,科学知识可以创造新的技术或产品。政府支持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与国家利益直接相关,科学在很多方面可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技术力量。利益的驱动是科学研究功利化的根本原因。

  科技的功利导向影响科学和技术发展。政府科技工作是以功利为主的指导方针;科技的评价体系是功利的指标,成果转化率,奖励等级,论文数量,期刊层次等;科研人员的工作动力是功利价值取向,评职称,涨待遇,晋职务;学术界内部环境是功利的氛围,以利己主义的心态参与学术活动,学术道德的约束力下降。

  科研的功利化在促进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锐减、人口快速增长等诸多问题。科研工作者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环境伦理观来约束研究行为。一是要尊重自然界万物平等的发展,不能唯人独尊,要考虑环境代价;二是要重视自然界与社会的和谐,关心人的社会生活品质。

  科学在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力量的同时,过分的功利导向也可能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灾难,核能的利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无序发展,可能要挑战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道德和伦理观念,甚至改变人类形态。科技越发展就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越大,合理利用科研成果和控制风险越来越重要。

  人类仅仅是大自然的一种生命存在形式,不能以科技创新的名义对大自然肆意破坏。科研目标一定要与自然相和谐,并遵守相应的伦理原则,否则,将给人类带来难以 挽回的后果。现今的生物学研究要受到一定的法规约束,不然,生物技术的突破之日,一定是我们人类灾难来临之时。想想看,如果你家隔壁是一家可以生产人体器官的工厂,朋友的手坏掉了,可以很方便地到隔壁买一只自己装上,但你家隔壁要是一间可以批量造人的工厂会如何呢?(主编李志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