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2017我在现场:学术会场 中国科研的另一个主场
2017-12-13 科学网

  学术会议,是科学家们思想碰撞的公共领域。特别在智力最密集的基础研究领域,学术会议已被公认为展现科研工作、获得同行认可的平台之一。2017年,当中国科学事业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走向世界科学前沿,基础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在一系列举办的学术会议中得到不断展示。

  对诺奖的一次“预感”讲述人:记者甘晓

  2017年9月底,刚刚休完产假的我重回工作岗位,接到的第一个采访任务就是香山科学会议第605次学术研讨会。香山科学会议我已经跟踪报道了6年多,在这一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学术会议上,经常能够找到有价值的新闻,也更容易感受到中国在基础、前沿科学领域强劲的发展势头。

  不过,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去参加这次会议的报道居然能和诺贝尔奖扯上关系。第605次学术研讨会主题是“代谢调控”。在一大堆专业术语中,来自苏州大学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主任徐璎的会议报告引起了我的注意。报告的大致内容是介绍生物节律对代谢调控的影响。

  生物节律,也就是我们外行理解的“生物钟”,每个人都能真切感受到它的存在。直觉告诉我,徐璎老师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我报道的对象。紧张的会议间歇,我紧盯着参会者佩戴的胸牌,终于在众多专家当中找到了她。简单自我介绍后,我们互换了微信,我时刻准备着对生物节律的报道。

  10月2日,一年一度的诺奖刚刚揭晓,徐璎更新了一条朋友圈,让我第一时间知道了诺奖生理学奖的结果:“今年诺奖生理学奖颁给了生物钟领域三个先驱者。将这个领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贡献远不止领域内的进展,从植物到动物,从细胞到组织到机体,从信号通路、调控原理、系统生物、建模到合成生物学,从生理、行为到疾病相关,凝聚了多少代的成果。”我为这条朋友圈点了个赞,一边玩笑式地想自己竟然在学术会议现场偶遇一名从事诺奖领域研究的科学家,“预感”到了一次诺奖关注的研究领域。

  当然,我知道这于我根本只是一次偶然事件,我并没有预测到诺奖。这件小事恰好反映的是中国基础研究已经走上了世界舞台。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上,中国科学家在很多领域不仅没有掉队,还走到了队伍的前列。我为此真心感到骄傲和自豪。

贾仲君(左一)在会议上与康拉德教授合影

  中国人的时代快来了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贾仲君

  2017年10月,来自47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21位代表陆续来到了南京,准备参加第二届全球土壤生物多样性(GSBC2)大会,包括欧美各国诸多国家科学院院士及土壤学领域权威专家。我作为会议主要组织者,早就在我们的主场南京欢迎他们的到来。

  那天,我正准备大会欢迎词,接到了同事王宁的电话,一个外国专家腹部疼痛难忍晕倒了。我放下手中的欢迎词,立即赶往医院,所幸这位专家无大恙,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这只是会议期间众多突发事件的小缩影。作为这次大会的主办方,我们因为这林林总总会务工作感到紧张,更为中国科学家群体有能力、有水平举办国际大型学术会议感到自豪。

  10月15日至19日,我们成功组织了20个大会报告、15个分会场专题、8个圆桌会议和小型论坛。大会组委会和50余位志愿者的组织工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交口称赞,许多专家回国后主动来函致谢。

  期间,我们专门为国际微生物学领域权威专家康拉德教授举办了学术贡献研讨会。康拉德教授是我留学德国期间的导师,他的团队培养了30余位中国科学家。意外的是很多国际权威专家都来积极参会,他们竟然大都与康拉德教授保持学术联系。

  会议茶歇时,我提到英美科学家具有母语优势,一位著名专家微笑着说:“不远的将来,大家都会积极学中文了,中国人的新时代很快就要到来了!”

  更令人高兴的是,这是一次中国人主导的全球性高端学术会议。近年来中国土壤生物学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会议上中国同行提出的议题、框架和远景规划,均给国际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赵宇飞(左一)在2017年催化大会上与同行合影

  我的“催化”记忆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宇飞

  2017年10月,我赴天津参加了第十八届全国催化大会。我与几名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工作的老同学在会议上相聚,话题自然离不开学术问题。聊着这些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思绪也飞回到7年前。

  2010年的广州,我还在读研究生,那是我与全国催化大会第一次相遇。当时,纳米催化是热点,科学家关注追求各种形貌的催化剂,试图寻找更有规律的的东西,很多新奇反应被开发出来。会上,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哪些小组发表了好的文章、哪些涉及光催化的新式反应被开发出来了。虽然对专家的报告理解得还不够深入,但通过学术会议,我们建立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数据库。

  7年里,我从一名学生变成一名以催化事业为毕生追求的科研人员。催化领域的科学问题、热点方向也在悄然变化。科学家逐渐从象牙塔式的理想模型研究体系,逐渐深入到实际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结构变化,研究深入和体系更加趋于真实实际。例如,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更加绿色低碳的催化工艺,更加节能环保的光催化剂、催化工艺被设计出来,已经在很多重要的催化反应上有了崭新的用途;更多高超的仪器被利用到研制催化剂的过程中来。

  虽然从事基础研究,但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回应国家和人民的需求,应该是每个科技工作者的共同追求。这次催化大会上,我更关注反应催化剂背后的故事,以期对自己的科研工作带来启发。我也在和老朋友们的思想碰撞中收获良多,为未来深入探究自己的研究领域积累了素材。

  年终手记

  基础研究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近几年,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持续提升。基础研究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无论学术产出还是学术影响力都在快速增长。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统计,2016年,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已经接近世界总量的20%,其中高水平论文的比例接近20%,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的比例3年内从4%增长到6%。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我们依然离不开对基础研究的追问,我们需要怎样的基础研究?毫无疑问,科学探索的初心就在基础研究中充分彰显,那是对人类宝贵好奇心的满足:生命从哪里来?人类怎样进化到今天的样貌?宇宙深处有什么?未来会是什么样……这些问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思考,仍然是未来中国基础研究的重要方向。

  与此同时,技术创新源自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正是基础研究的贡献。基础研究的方向也是国家和人民对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改变生活的期待。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基础研究取得更大的突破。

  我们需要基础研究,但对于基础研究的结果不能操之过急。基础研究需要长期投入,而且还要面临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但即使如此,基础科学对应用技术的支撑发展作用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基础学科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往往是根本性、革命性的。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上的最大差距也在基础研究方面。为此,提高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原始创新能力,最大限度释放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热情,不断提高重大产出、提升科技供给,仍是未来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