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两会声音丨关于高校科技,14位大学书记校长有这样的心愿
2021-03-10 中国教育网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原创成果的策源地,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力量。在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上,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核心技术、人才培养、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直是大学书记、校长关注的话题,那么,他们都有什么心愿?我们一起来看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以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为前提。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只有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才会得到充分体现,教育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坚强基石。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实现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是孕育和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增强高等教育的创新供给能力,不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不断贡献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推动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可以说,没有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就没有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持续加强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制造业科技取得了长足进步。第一,原材料选用、先进工艺技术、高端装备产品等制造业基础能力得到了发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大型工程机械等技术与产品取得了一定突破。第二,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等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智能产线、无人工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和业务形态。第三,航空、航天、高铁、海洋等战略领域,研制出一批以C919飞机、嫦娥月球探测器、复兴号高铁、蛟龙号等为代表的重大产品。

  但总体上看,我国仍属于制造大国,正在朝制造强国迈进。赵长禄表示,随着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产业回流及中低端制造业向越南、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制造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迫切需求。

  赵长禄表示,我国制造科技与美、德、日等制造业强国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制造业基础能力薄弱,制造业高端基础件、核心部件、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软件等长期依赖进口,缺乏基础工艺数据库、试验测试平台等。第二,航空、航天、电子、船舶、兵器等战略领域的高档数控机床、重大测试试验设备、复合材料加工装备、高端工业机器人等仍然需要进口,国产高端装备产品在功能、性能、精度保持、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差距较大。第三,创新能力亟待加强,仍处于加工-装配等产业价值链中低端,在制造基础技术、高端工艺装备、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创新能力不强。第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深度不足,需要从制造模式、业务形态、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角度开展深度融合应用,打造支撑制造业产业数字化生态,增强健壮供应链,促进大中小制造企业协同发展。第五,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生与家长对相关传统专业选择的热度逐年下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企业再培训等衔接急需加强,缺乏高素质复合型制造业人才。

  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整体形势,针对我国制造业科技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赵长禄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鼓励、引导、支持高校积极开展智能制造等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支持传统材料学科、制造大类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通过政策环境、舆论引导、宣传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多渠道引导优质生源报考攻读制造大类学科专业,确保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可持续的高素质人才供给。

  二是支持材料、制造、信息等多学科前沿技术交叉融合,建设材料-设计-工艺一体化平台,开展材料-设计-工艺制造-产品的全链条系统性研究与开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是优化科研创新能力,除加强信息技术相关科研创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创新以外,进一步强化基础材料、基础制造科学与技术、基础工艺等方面的研发能力,快速增强传统基础制造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是建立材料数据库、工艺基础数据库、试验测试平台,建立开放合作共享机制和持续优化完善机制,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用户共享应用,夯实制造业基础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发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同时看重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科研创新和突破都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并把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科研工作,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往往周期长、投入多、难度大。施一公表示,科研创新和突破都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所有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的突破都有它自己的规律。从基础研究的突破到核心技术到应用,到产生社会影响,这个过程我觉得是水到渠成,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全力以赴。”

  施一公认为,科技创新必须同时看重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基础研究强调的是‘零’到‘一’的突破,往往是最原创的成果,经常是核心技术突破的源泉。所以必须汲取一批基础研究的顶尖科学家,在各个领域布局,最后形成突破,为我们的核心技术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希望在西部设立更多的基础科学中心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也是目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短板。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在提案中提到,希望“十四五”期间,国家在西部尽快布局建设一批基础科学中心和多学科交叉基础创新中心,尤其是在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过程中,更是需要设立一批有特色的基础科学中心、基础研究的大装置,以及基础人才的培养基地。

  李言荣说,近年来,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主要还是填补空白的多、验证性的多,开山架桥挖井的少,解决眼前问题和跟踪的多,真正关注十年以后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后能引领世界的重大原创成果的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在全国尤其在西部布局建设一批基础科学中心,特别是要尽快建设多学科交叉的基础创新中心和跨学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注重人才培养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人才培养是高校创新的重要主题

  全国政协委员、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家越来越清楚,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对高等学校而言,如何创新,从哪个方面创新,依然是一个需要共同探索并不断努力的地方。我们已经有了‘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样一个基本的指导,我们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积累,结合自己的历史积淀,结合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当地和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做顶天立地的事情。对高校而言,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方法和过程。人才培养是高校创新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创新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做好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认为,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国内外对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人才待遇。

  曾勇表示,在我国的科研项目预算体系中,成本方面长期以来主要是考虑用于研究本身的直接成本,对于支撑科研项目开展的间接成本鲜有考虑,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投入与质量,也难以对高水平科研提供足够力度的支撑。一方面,高水平科研所需要的学科与科研支撑平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层次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科研管理和人才服务的成本也相应增加。

  曾勇委员认为,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人才,让科技成果为国家发展注入更大力量。不仅是培育人才需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高校开展高水平科研必需的大型实验设备和科研平台,以及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管理都需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曾勇建议,除了科研项目开支的直接成本外,国家要加大对学校科研设施建设等间接成本的支持力度,让学校有能力集中更好的资源和更多的财力来支持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规范高端人才流动,加大对中西部地方大学支持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建议,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拓宽办学经费渠道,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加强东、中、西部高校交流合作,形成对口支援长效机制。

  赵国祥建议,一是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3期工程,切实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能力;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学科地域布局、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博士招生指标分配等方面向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倾斜;以立法形式,确保地方政府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的经费投入。

  二是拓宽办学经费渠道,提升办学经费使用效率。对中西部地区高校,中央政府集中财力与地方政府按比例共同履责。分类探索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常态化机制,可以考虑在前者中增设“高等教育转移支付”;在后者中针对地方大学特殊需要进行专项补助;中央政府进一步明确省级政府对区域内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责任,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实施中西部地方大学人才提升支持计划,引导“双一流”高校在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合作研究、访学进修、协同创新等方面支持中西部地方大学提升教师素质;建立规范有序的高端人才流动制度,鼓励部属和东部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到中西部地方大学挂职、兼职或就职。

  四是加强东、中、西部高校交流合作,形成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国家、地方给予专项配套资金,确保“对口支援”的持续性;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工程优势,突破“对口支援”限制和扩大“对口支援”范围。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资源

  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一直关注和研究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今年“两会”期间,刘益春建议,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资源。

  “科教融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刘益春说,科研成果向创新人才培养资源的转化,就是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项目为范例,将最新的研究发现转化到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知识发现的过程与途径,掌握探究的方法,发展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研究性教学、探究式学习。

  刘益春建议,应当转变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二元分离的观念,树立科学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的理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资源作为科研立项、管理和评价的重要内容。

  他还建议,在国家的科技立项和教育研究立项中,设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资源”专项课题进行系统研究。调动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高校和科研院所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资源,作为科研人员的岗位职责来要求。与此同时,还应当推进科研院所与高校的深度合作。

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宜加快在海洋领域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连日来围绕学校疫情防控、开学工作部署、重点平台建设等多项工作忙碌起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也在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做积极准备。

  “今年我会带一份关于建设海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议上两会。”罗俊对记者说,为做好中山大学“十四五”规划,罗俊从2020年4月就开启了全校范围内新一轮密集调研,在调研中,罗俊多次询问关于海洋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情况。“我们国家是海洋大国,有着丰富海洋资源,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罗俊代表介绍,全国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58家,其中工程、生物、医学占据半壁江山,国家战略需求紧迫的海洋科学、空间科学、材料、新能源总和还不足1/4,而海洋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仅有8个,且没有在海洋灾害研究与防治领域有所布局。罗俊说,既要充分利用广东的区域优势,也要充分重视海洋灾害的长期威胁,回应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增长的科教支撑需求,建议国家在广东布局海洋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不仅有这个强烈需求,同时也有这个积累和准备。”罗俊告诉记者,前期,教育部和广东省已经提前谋划,在深海、深空、深地等战略领域布局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尤其在海洋学科建设和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加强基础研究,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设定‘硬目标’。”在罗俊看来,通过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才能真正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建议支持武汉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武汉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在科教资源、枢纽地位、城市能级、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具备基础、条件和潜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

  今年两会,王焰新和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指导和支持湖北创建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此基础上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是建设国家实验室。指导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江夏实验室、洪山实验室、江城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等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支持湖北实验室等优势科研力量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湖北省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生态环保等优势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是支持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指导和支持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武汉光源)、生物医学成像、作物表型组学研究(神农设施)、磁阱型聚变中子源、农业微生物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将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国家相关“十四五”规划布局。

  三是支持建设东湖科学城。支持武汉发展集成电路、光电子信息、汽车、大健康、人工智能、数字产业、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指导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东湖科学城,打造“世界光谷”。

  四是支持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在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布局上对光谷科创大走廊给予支持,加强对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的指导,支持将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成为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地和全球创新网络重要枢纽。

  五是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在国家“十四五”和中长期重大科技项目中考虑湖北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向湖北省倾斜,重点支持长江存储三维闪存芯片和新一代存储器、宽带通信、新型网络、新型显示、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现代种业等创新项目建设,支持湖北在“光芯屏端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开展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做好科技成果转化

  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高校助推高质量发展要做好成果转化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樊丽明提到,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策源地,在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责无旁贷。

  樊丽明认为,要想助力高质量发展,关键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努力地建好平台,积聚力量。二是积极鼓励应用研究,集聚力量汇聚在国家急需的方面。三是努力做好成果转化的文章。

  樊丽明表示,要优化政策,也要做好科学家的专业化服务,这几年根据我们学校专利的储备情况,这两年已经有十几项千万元级的成果走向企业,转化到市场,应该说对优化经济结构起到了好的作用,从而助力了高质量的发展。

持续深化“双一流”建设

  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地方院校“双一流”建设不均衡不充分,建议加强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向大会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院校“双一流”建设的建议》。

  熊思东认为,首轮“双一流”建设实现了预期目标,入选高校的综合实力、整体办学水平、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等有较大提升。“但因高校身份属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等问题,首轮‘双一流’特别是入选的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还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

  熊思东建议:一是加大对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宏观统筹和指导。建议中央发布“双一流”建设政策解读,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双一流”建设责任,在办学经费、特色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学位授权资格及招生计划等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地方政府推进“双一流”建设高校分层分类发展。

  二是推进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调整和落实。在全面落实部省共建“双一流”协议精神基础上,引导支持省市共建“双一流”机制,着力激发省、市两级政府支持“双一流”建设,促进“双一流”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要求地方政府将支持辖区内“双一流”高校建设纳入地方“十四五”乃至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重点民生工程。

  三是加大中央与地方投入。“十四五”期间,中央和地方需持续加大对“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投入力度;针对首轮“双一流”建设中成效显著或有突出特色的“双一流”高校,在第二轮建设中可通过适当上浮经费支持比例、给予政策优惠等方式予以奖励性支持。

  四是建立“双一流”建设投入长效保障机制。有条件的省级政府可参照《中央高校捐赠配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本地区高校、特别是“双一流”捐赠配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双一流”建设,提高高校自身的“造血”能力,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建设经费的长效保障机制。

  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扶持中西部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医学学科发展

  “当前,2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设立了44个医学一流建设学科,其中15所高校35个学科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3所高校4个学科分布在中部地区的湖北和河南两省,3所高校5个学科分布在西部的成渝地区和陕西省。”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表示,“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逐步向经济发达地区及主要中心城市集中,各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

  宋纯鹏建议,要统筹谋划高等医学教育协调发展,有关部门将优化配置优质高等医学教育资源、推进医学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问题,加强宏观政策谋划,出台实施相关政策举措,对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中西部地区加大投入力度,给予足够的政策空间,帮助其尽快补齐高等医学教育短板。

  宋纯鹏表示,还可重点扶持中西部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医学学科发展。支持中西部地方“双一流”高校利用多学科优势,整合当地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快速发展医学学科,并在博士学位授权点审批、医学科研平台布局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在中西部高校布局国家医学有关研究平台和重大课题,提升区域疑难危重病诊疗水平,加快推进形成国家区域综合医疗中心。

分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可在长三角建立高水平分类大学工作试验区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一直关注高等教育相关议题。

  “分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是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匡光力表示:“应该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政策体系,通过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分类评估,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与此同时,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

  他认为,目前支持高水平大学分类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指导高水平大学分类发展的标准要求还未明确,难以有效推动高水平大学分类发展的工作实践,导致高水平大学分类建设步伐整体缓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匡光力建议:在长三角地区(如安徽、上海)建立高水平分类大学工作试验区,加强政策支持,共享优质资源,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分类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抓实试点工作评估,将好的经验逐步推广。

  本文由中国教育网综合整理自: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邮电报、国际在线、川观新闻、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齐鲁网、澎湃新闻、安徽商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