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量子通信:无法解开的密码 绝对安全的信息
2010-06-29 科技日报 高博

  科幻电影里常有这样的场景:乘客走进“超时空传送机”,机器开始运转,一眨眼乘客就被传送到数万光年以外的星系。近日,中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方面的顺利进展——实现了目前世界上最长距离的“量子通信传输”,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好奇,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把量子通信的性质理解为上述的“超远距离瞬移”——从地球遁去火星,耗费时间为零。

  实际上“量子通信”倒没有这么神奇。这种通信技术的激动人心之处,不在于传播信息的速度,而是它“绝不泄密”的本事。

  “科学家所做的,就是寻找合适的方法,让量子通信能够逐渐增加距离,最终投入实用。”在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量子信息学家韩正甫看来,中国科学家近年在这一领域的持续进展,让量子通信技术开发的前景越来越光明。

  为什么量子通信能不被窃听

  先回头说说量子理论,20世纪初的实验发现,能量或物质细小到一定限度,就无法被准确测量了(测不准原理)。因为测量意味着干涉,当被测量物微小到了极限,就不可能不被测量完全改变。理论上完美到极致的显微镜,对于一个量子级别的粒子也束手无策,因为一“碰”就毁坏了粒子的待测状态。

  量子理论作为现代物理学的核心理论,百年来被无数次证明和应用,也被每一个物理学家熟知。而利用量子效应来保护通信密码的创意,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提出的。

  这个想法的实质在于:假如让量子态的粒子携带密码信息,就不会被半路监测和盗取了。换句话说:如果信息仅“附着”在一个光子或电子上,当间谍“偷听”时,信息就被偷听动作改变了。靠着极端“脆弱”,这条信息通道可以保证内容的绝密。

  科学家如何利用量子来传输信息呢?这就要用到“量子纠缠”的物理特性。

  量子纠缠:永远同步的双胞胎

  《格林童话》里提到:一对双胞胎兄弟心灵相通,即便是分道扬镳天各一方,弟弟遇难,哥哥即刻得知。

  在微观世界里,也有“心灵感应”的可能。这就是曾被爱因斯坦称作“幽灵般的超距离作用”的“量子纠缠”。根据量子力学,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纠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只要一个粒子发生变化就能立即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即两个处于纠缠态的粒子无论相距多远,都能“感知”对方的状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