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华东师大等七地理学理科基地创建野外实践共享体
2014-06-26 科学网—中国科学报

  今年7月28日,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7个国家地理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的全国20多所高校地理学本科生将迎来第6次全国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他们将沿着西北地区冰川地貌、戈壁沙漠、丹霞地貌、黄土高原等实践教学线路,共同度过近20天难忘的野外实习生活。

  全国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的发起召集人、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国家理科基地主任郑祥民表示,这是创建我国多校融合、高强度、高综合性的跨区域联合野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有益尝试。

  资源共享的历史性突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野外实践教学是地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学科特色和关键环节。郑祥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差异显著、自然要素复杂多变,而传统的野外实践教学往往局限于局部区域,在学生感悟地理学的系统性、全面性方面存在缺陷。”他表示,“这一缺陷不仅会对学生后续的研究和发展造成障碍,也成为地理学拔尖人才培养的瓶颈,所以我们就想到了要筹划高校野外联合实践教学共享体系。”

  据统计,全国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已经从2009年最初的7所地理学理科基地高校,扩展到目前25所国内地理学主要高校(包括香港和台湾)。先后共有350余名学生、150人次教师参与其中,每一次实习行程达万里,可谓是一次大规模、跨区域、多高校联动的地理学联合实践教学。

  截至目前,前5届参加联合实习的学生,已经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包括SCI检索)208篇,超过95%的毕业生进入了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联合野外实践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中科院院士陶澍、傅伯杰高度评价这一独创性成果,认为“其在推动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特别重大突破,在全国高校中具有显著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教学资源的挖掘整合

  经过一次又一次跋山涉水的实地考察,野外联合实践教学平台已经逐步挖掘整合了各主要地理学高校长期建设的、具有典型区域代表性的四条实习线路资源——由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整合组建了华东线;由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组建了华北线;由兰州大学组建了西北线;平台还协同东北师范大学组建了东北线。其中,仅西北线就涵盖了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单元,行程近万里,温差变化近50℃,垂直高差超过4000米,具有丰富的野外实践价植。这四条路线涵盖了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三大阶梯,覆盖了主要的自然地理单元,统筹了沿线区域的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文地理要素的点、线、面综合实习资源。

  为了保证和提高野外教学的效果,以郑祥民为主任、各基地负责人共同参与的野外实习指导教材编辑专家委员会应运而生。该委员会组织提炼编撰的系列教材也已相继出版,完善了跨区域野外实习指导教材体系。

  这些独一无二的路线设计和野外实践教学资源系统,不仅为参与其中的学生创造了更多接触不同地理形态和元素的机会,也为他们打开了通向地理学研究的大门。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徐恒莉在野外实践调研中写道:“以前,我曾经去过青海,接触过那里的红砂土。这次来到福建平潭,教授对红砂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就对两地的红砂土进行了更深入的比较分析。”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