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中国科学报:香港教育的国际范儿
2012-07-16 中国科学报 冯丽妃

  今年4月,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在江苏教育学院体育馆举办香港、澳门地区高校招生咨询会。图为考生与家长在咨询。新华社供图

  1999年1月,香港浸会大学通过清华大学招收的11名内地学生在上新生辅导课。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已有14年,而今,香港已成为中国吸纳人才的新飞地。每年高考季一过,香港各高校招生人员便奔赴内地,并毫无悬念地挖走部分文理科状元。同时,国内很多著名高校毕业的高才生,也纷纷踏上赴港求学之路,以攀更高学阶。港校“争抢”内地优秀生源,虽然也经历过从盲目狂热到理性平稳的回归,但至今其竞争优势和对内地人才的吸引热度仍然不减。在这一港校情结中,其释放出的教育的国际化水准最具魅力。

  重在输出价值观

  今年9月,宁雨桐(化名)即将赴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她已经入住这座希冀已久的学术殿堂。

  宁雨桐是湖北人,与同龄人相比,她似乎更多了一些“闯”劲儿。高中毕业后,她求学于国内一所一类重点高校学习生物学,并在该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微生物所某实验室作研究,后又到华大基因工作,“辗转”于国内各优秀生物学实验室之间。

  “逃离”内地

  去年7月11日,宁雨桐来香港大学做助理工作。因为该职位不提供住宿,她在来港之前就先找到了一个地方“落脚”。为了省钱,她每月花1800元港币跟另外一位室友打上下铺,共用一间5平方米大小的宿舍。

  宁雨桐介绍,自己身边的同学基本上首选到欧美求学,其次才是香港。自己因为来不及考GRE只好到了香港,因为香港的教育质量在全球认可度远高于内地。

  “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它可以重塑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泯灭一个人的理想。”宁雨桐说。

  宁雨桐觉得,内地的教育并非“以学生为本”。虽然一些学校表面上喊着“以人为本”的口号,但是设专业、开学科却是为了评选更好的大学,或是为了帮助一些管理者升职,而很少真正从心底为学生的前途与未来考虑。

  由于内地很多高校与科研系统官僚作风严重,因此做学术需要碰运气。碰到一个态度认真的导师算是运气好;运气差一些,碰到一个不专心科研的导师,就会白白浪费3年的青春。

  “国内有些高校与实验室就是‘毁人不倦’。”宁雨桐介绍说,她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师兄,一心想做科研,却被学校以各种借口“坑”得延期毕业,最后只能无奈地选择了其他行业。一想到内地教育对身边朋友的“摧残”,她就痛由心生。

  “不是我抱怨原来的母校,这些都是内地大学的通病,如果我以后真的有钱了,也不会把钱捐给内地高校。”她忿忿地说。这些都是让一向乐观的她“逃离”内地高校的主要原因。

  宁雨桐向往香港高校所拥有的学术自由的氛围,例如学生不仅有话语权,而且提供的建议能够受到校方的足够重视。香港高校是由学生会与校董事会联合治校,即使是校长做错了,或者做事、说话不得体,也可以被弹劾。同样,在科研中,即使导师错了,学生直言后,导师也会说“sorry”。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