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倪维斗:实施多联产能源战略刻不容缓
2010-11-22 科学时报 陈欢欢

  “实施多联产能源战略刻不容缓,延误过渡到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技术的时机,将会显著增加将来中国治理空气污染的成本、难以控制未来石油进口,以及大大增加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11月18日在首届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能源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

  倪维斗建议,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应该按照自己的国情,从煤化工开始,积累经验,逐步过渡到“IGCC+多联产+CCUS(二氧化碳利用和埋存)”的路线。

  煤炭的重任

  乐观估计,我国2020年包括水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能解决5亿~6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石油2020年自产5亿~6亿吨;天然气要大发展,大概到2020年达到3000亿立方米;核能达到7000万千瓦。把这些都考虑进去,并充分考虑节能潜力,据工程院对一次性能源消费的预测,205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35%以上,而年煤炭需求量高于20亿吨标煤/年,未来40多年累计消耗的煤炭总量将在900亿吨标煤以上。

  倪维斗指出,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高耗能国家人均能耗为每年11吨标准煤,以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的中耗能国家在5~6吨。考虑到我国到2050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考虑可持续发展,我国2050年的人均能耗应争取控制在4吨左右。按照15亿人口计算,205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天花板”则应限制在60亿吨标准煤。

  “现在中国的人均能耗是2吨多每年,40年以后达到4吨真是不多,相对还要过非常节俭的生活。”倪维斗说。

  由此带来的一个敏感问题就是二氧化碳排放。我国目前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约60亿吨,并且正处于上升期。国际上感兴趣的是:未来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何时出现?绝对值是多少?80亿吨、90亿吨还是100亿吨?

  研究表明,若要将未来全球温度控制在2~3摄氏度,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只能控制在104亿吨,这就是届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总空间。“可以看出,世界留给中国的排放空间已经非常小。” 倪维斗说。

  倪维斗表示,天然气本身是比较清洁的燃料,石油的排放源分散、难以大规模收集,因此,煤化工和煤发电肯定要承担起减排二氧化碳的重任。

  “因此,对我国来说,如何利用好900亿吨煤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个大问题,必须要有创新的思路和详细的规划。” 倪维斗强调,对煤炭在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的利用都需要精细的分析,各种发电方式如何选择,需要整体的规划和战略布局,寻求最佳的能源利用方案,而“不能脚踩西瓜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