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第十三届台交会组委会
 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
 台湾教育会
 承办单位
 厦门市教育局
 厦门市政协教科委员会
 厦门市中华职业教育社
 台湾志远管理学院
 网络支持
国立台中技术学院校长李漴柏访谈实录



  



视频:专访国立台中技术学院校长李漴柏(点击观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教育在线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曲祎。目前我们是在2009年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展的现场。坐在我国身边的是国立台中技术学院校长李漴柏。李校长您好!

  李漴柏: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我们非常欢迎李校长的到来。首先,我们邀请例校长给各位网友朋友们,介绍一下国立台中科技学院的一些基本情况。

  李漴柏:首先我们给各位网友做一个报告,我们学校今年是90周年的校庆,如果各位网友今年到台中来也欢迎参加我们的校庆。台中技术学院是位在台中市的都会区的中心,是一所很老的学校,目前为止已经90岁了。90年来我们培育的校友有15万人,在各行各业都蛮有成就的,也有一些很有名的校友。包括海角7号的南主角范立成就是我曾经教过的。
  这个学校发展了90年,当然有一定的轨迹和脉络。我们学校刚开始成立的时候,是以商业为主,到1979年开始,我们分三年,陆续向设计、语文和咨询的领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们有21各所系科,总计有49学群,学生人数有2万多人。其中包括正规学制的第一部日间部和第二部的夜间部,加起来大概有11000多。剩下就是假日班空中学运,大概总数有2万出头的学生。欢迎各位多上网了解我们的学校。谢谢!

  主持人:通过李校长的介绍,使我们对国立台中技术学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李校长这次来,跟中国大陆的高效关于职业教育的交流有什么样的收获?

  李漴柏:我非常荣幸获邀来参加这一次的展览会。因为国立台中技术学院也是技职体系的一个学校。两岸之间在技职领域的发展,我们也非常关心。我们今天上午参访的华夏技术学院,我们预计在5月的时候,华夏这边会有老师到我们学校来做一些互动研习。未来的日子,或许会有一些实质交流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发现,技术职业教育在两岸之间应该有更紧密的一个互动关系。所以说,我们就来参与这样一个省会,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深入的交流活动。

  主持人:在这次展会当中,您看到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李漴柏:一进门就看到了厦门理工学院,他们整个成果展示蛮亮眼。当然,这次的展览会其实和台交会结合起来的,这个构想很不错的。因为我们职业教育就是要落实在实际实做上面,跟我们相关的一些产业展览结合起来,更能够体现其中的意义。所以说,台交会跟我们技职教育的展览结合,我想是一个蛮不错的点子。或许也是未来我们研究各项教育展的一个参考方式。

  主持人:您作为一个教育界的学者,从职业角度来看,我们学校是怎样定位培养学生的呢?

  李漴柏:我们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强调一些理论和实物的结合。现在很多同学是眼高手低,理论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出手却是错误连篇。所以我们非常重视理论和实物的紧密结合。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技术本位的课程,他的一些能力必须从企业界需求里面回馈回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能力,我们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规划什么课程,雇佣什么老师,购买什么设备。这个本位客车的精神,就是和企业能够有最佳的结合。很多同学当然志在做高深的理论研究,可是绝大多数的同学他必须要走入就业市场。走入就业市场就要要一以之长,这有跟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也提醒各位同学要多多学习技能,在未来的日子里面,我们就能够生活得非常愉快。谢谢!

  主持人:您觉得在两岸教育的交流之中,如果要取得长足的发展,最关键的是什么呢?

  李漴柏:当然这个议题非常大。在我们个别学校,其实是比较难以回答的。这跟整体的两岸之间的政策多有大的关系。以我们学校来讲,我们在台湾叫做国立,就是公办的的,就要听政府的指示。所以,学校的教育政策,跟我们整个台湾地区的教育政策就要做一些结合。我们虽然期许未来两岸之间在这方面的交流更紧密一点。但是,我们也必须希望两岸高层在整个交流松绑,能给地方多做一点。这样我们在未来的交流,才不会有所困难。

  主持人:最后,我们想请李校长谈谈2009年台湾关于就业方面的一些趋势。

  李漴柏:大家都知道最近的金融风暴,把全世界各国都搞得头晕脑胀,失业率都非常高。在台湾也不例外,台湾现在甚至于连很大的企业,像台基电都有一些没有薪水的休假,他订单没有那么多,工厂不能开足足够的天数,所以必须要员工轮流休假。台湾现在的失业率其实也蛮高的,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面,我们应该有能力克服的。整个经济复苏的日子应该会很快到来,应该在年底或者年初的时候,整个经济状况会好。经济状况变好之后,当然我们人民就业的机会也就多了。所以大家应该忍耐一点。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校长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李漴柏: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