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第十三届台交会组委会
 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
 台湾教育会
 承办单位
 厦门市教育局
 厦门市政协教科委员会
 厦门市中华职业教育社
 台湾志远管理学院
 网络支持
台湾省教育会理事长郭添财博士访谈实录



  



  视频:专访台湾省教育会理事长郭添财博士(点击观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教育在线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曲祎。我们目前是在2009年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展的现场为大家发回的报道。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台湾省教育会理事长郭添财郭博士来到我们的嘉宾聊天室作客。郭博士透视也是政治大学教育博士、高考教育行政第一名,同时也是彰化县教育局的局长。非常欢迎您。

  嘉宾:各位听众朋友,各位观众朋友早上好。

  主持人:我们非常欢迎郭博士的到来。首先邀请郭博士介绍一下参加展会的台湾方面的院校的情况。

  嘉宾:海峡两岸事实上有非常多的风俗习惯,当然因为多年的隔阂,在生活习俗和思想模式上有些许变化。借由这次教育论坛和多年的经贸论坛,真的可以让两岸之间的同胞能够在各种方面多多交流,也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共创双赢。特别是现在赢向国际,我们同文同种有非常多的优势结合。台湾在这方面也走了几十年,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怎么样在这次的金融风暴,或者说未来的经济发展里能够有更高级的人才的培育,然后把职业教育抓到跟普通高校一样的地位,让念中专,念技职教育的,将来也能够念硕士、博士,我想一方面可以舒缓学生升学的压力,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对技职教育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像台湾的郭台铭就是一个技职生,他也做到非常大的集团,我想这都是技职教育的贡献。

  主持人:您觉得在这次展览会上,特别是在两岸职业教育领域里,您觉得这次展会会给两岸的关系带来什么样的作用呢?

  嘉宾:我想过去我们也参加过两岸的学术论坛,比较是属于学术的研究和思想的交流,或者是纸笔上的看法,比较少面对面,特别让学生来看看海峡两岸学校的场景。当然台湾目前在这个政策上,虽然确定是开放的,陆生来台或者学历的认证是有一定的进度在走,不过相关的法令还没有通过,所以台湾方面的高等教育对陆生来台有不确定感的,因此这次只有大概有80多人来到现场,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数量,也能够实际上的办学合作,以及两岸的行政体制,真正达到有十几的人数往返,这是我们的看法。

  主持人:郭博士认为这次展会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呢?

  嘉宾:这是第一次的闽台为主,还有就是能够让学生到现场,还有结合经贸的会议,可以把一些人场通过政府的支持能够把学生带到,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收获。

  主持人:郭模式作为教育界的学者,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如何定位培养学生的呢?

  嘉宾:我想一个职业教育的学生,他不只是做一个基础的,或者精熟的工人而已,他除了技能的培育和工厂的实习虽然很重要,但是他专业的精神,特别是我们所谓的工作的态度,团队的合作,职业的道德,所以我觉得大陆在这方面,除了职业生一方面要训练,还有到工厂实习以外,我想对人文教育的思想,以及他本身的对工作热爱的程度,还有将来团队的合作和领导哲学,职业教育把这方面更多的涉入的话,我相信对职业教育素质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方面事实上台湾在不断的强调,也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是基本上是个方向。

  主持人:您觉得在两岸教育的交流中,如果要取得长足发展,最关键的是什么呢?

  嘉宾:我想是彼此之间的一种特色,能够发挥彼此的特色就有卖点,就有吸引力。两岸毕竟在政治体制和生活习性上是有不同的,但是双方觉得这是在培育国际化的人才,在教育上不要有太多政治的联想或者意识形态,我相信可以开花结果的。

  主持人:郭博士也知道2009年整个全球大的经济环境都不是很好,今年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也是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您是怎么样看呢?

  嘉宾:所以我觉得学校过去只是把学生培养出来就算数了,将来学校必须要跟企业界,跟学生的就业做结合,也就是说把学生的就业取向,以及就业之后的雇主的满意度列为办学绩效之一,我觉得学校在课程的设计上,往这个地方着力。

  主持人:我们非常感谢郭博士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到我们嘉宾聊天室作客。

  嘉宾:也祝中国教育网能够为广大的教育界提供更好的努力,取得的成果我们敬佩,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完)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