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第十三届台交会组委会
 福建省中华职业教育社
 台湾教育会
 承办单位
 厦门市教育局
 厦门市政协教科委员会
 厦门市中华职业教育社
 台湾志远管理学院
 网络支持
厦门华厦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陈民伟访谈实录



  



视频:专访厦门华厦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陈民伟(点击观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教育在线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曲祎。目前我们是在2009年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展的现场。坐在我身边的是厦门华厦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陈民伟,陈处长来到我们的嘉宾聊天室做客。首先请陈处长跟教育在线的广大网友打个招呼。

  陈民伟:各位网友大家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首先我们请陈处长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

 

  陈民伟:我们华厦职业学院是1993年由原市政协主席蔡望怀先生倡导创办的。

 

  主持人:我们学校都开设了哪些专业呢?

  陈民伟:我们目前主要设有药品食品、电子信息、财会金融、商贸管理、商务服务等专业模块共28个专业


  主持人:我们办学上有哪些特色?

 

  陈民伟:我们办学坚持一个理念,就是我们院长郑学檬教授提出的“五个面向”(面向就业、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民生、面向学生)培养高素质学生。

 

  主持人:今天在我们这次的交流展会上也有很多的学校参与。请问一下陈处长在和台湾院校交流方面有什么样的收获?

  陈民伟:有。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台中技术学院,我们的(郑学檬)院长在2月份对勤益大学、中兴大学等6所高校进行了访问,也确定了我们后面进一步的交流目标。一是5月份我们会派出14位教师到台湾进行“课程重组、专业设计”的主题调研活动。同时,也邀请台湾高校的专家来我们这边进行一个实训体系建设的指导,包括相关课程设计方面的指导。另外,我们会在这个基础上准备进行共建实验室的合作。他们会把他们的一些技术转移到我们这边,在国内进行一些培养训练。当然,如果两岸政策允许,学生的交流应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持人:您作为一个教育界的学者,在此次展会上看到这么多的海外院校汇聚一堂。您认为在两岸职业教育领域里面,我们这次展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陈民伟:我们觉得这样的一个展会可以给两岸的高校搭建一个平台,能够把这么多高校聚集到这里,可以起催化的作用,可以加快交流的步伐。

  主持人: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学校怎样定位学生的培养?

  陈民伟:我们目前主要是定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这是我们从整个厦门地区的高等教育框架来考虑定位的。所以,我们提出要“不比层次,但求素质,不唯书本,更重技能”这样的一个办学理念。

  主持人:我们学校在展会前,有没有和台湾的一些学校,比如说学术上,或者是学生之间的交流?

  陈民伟:有。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台中技术学院,我们的(郑学檬)院长在2月份对台中技术学院等总共6所高校,包括勤益大学、中兴大学等6所高校进行了访问,也确定了我们后面进一步的交流目标。一是5月份我们会派出14位教师到台湾进行“课程重组、专业设计”的主题调研活动。同时,也邀请台湾高校的专家来我们这边进行一个实训体系建设的指导,包括相关课程设计方面的指导。另外,我们会在这个基础上准备进行共建实验室的合作。他们会把他们的一些技术转移到我们这边,在国内进行一些培养训练。当然,如果两岸政策允许,学生的交流应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持人:您觉得两岸交流中,要取得长足的发展,最关键的是什么?

  陈民伟:我觉得目前最关键就在政府,看两岸的政府。从学界的角度看,社会需求、学生家长等环境来讲,都有两岸更深交流的需求。目前两岸基本上处于一个通而不畅的状况。如果双方政府能够从更务实的角度,两岸交流应该会有一个更大的提升空间。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就业。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就业形势不是很好,我们学校在就业方面今天有什么样的措施?

  陈民伟:应该说在金融危机下所有的院校都受到了冲击,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我们学校措施:一要加强专业的调整,培养更适合于社会就业需要的人才;另外,我们拓宽了跟企业的合作,包括与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进行一些更深层次的、订单培养式的培养模式,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到他们那边实习,按照他们人才需求的状况开设的课程,然后把我们的学生输送到他们的企业里面就业,以拓展我们就业的空间。

  主持人:非常感谢陈处长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您!

  陈民伟:也感谢各位网友!感谢主持人!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