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光荣历程
 
老照片
 
后 记
附 录
一九八零
   由于文革期间,教育科研的停滞和破坏,教师的知识结构严重落后于当时的国际水平。为了提高教师水平,先后聘请李凡、冀中田、郭善 等美籍华裔教授到我系讲课,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教师水平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或攻读学位。先后选派了张钹、郑衍衡、苏伯珙、史美林、孙增圻、周立柱、杨德元、徐光佑、薛宏熙等老师赴西方国家学习深造,后来他们都成为我系教学科研的骨干。
   为了更快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迫切需要确定新的研究方向。经过多次讨论,确定除了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软件的研究方向之外,计算机应用重点方向有三:其一,参考美国MIT 的计算机科学系中人工智能的研究安排,自动控制教研组将人工智能作为研究方向之一;其二,考虑到国际上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正迅速发展,原外部设备教研组将研究重点转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开展语音识别,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其三,由于国际上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很快且应用面广,新设了计算机图形学与辅助设计教研组。上述调整的幅度很大,但由于我系的师资队伍素质高,基础好,既善于学习,又勤奋工作,不过两三年,在新开辟的方向上,已经做出了较好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前列了。
   本年度DJS-l40数字计算机获四机部科成果一等奖,ZPC-1 软磁盘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制版标准化软件系统、ZB-781自动绘图系统、32×32点阵汉字发生器、光亮的锡铅合金电镀等五项科研成果获省(市)部级科技成果奖,此外,我系与四机部1933所等单位协作完成了ReP-1软磁盘驱动器的研制,为我国计算机外部设备领域填补了一项空白。
   是年,从计算中心分离出来成立了CAD中心和CAD教研组。
   11月,1977年3月入学的4个班184名学生毕业。至此,我系总共培养了6届33个班(包括两个进修班和一个与工厂合办的七二一大学班)1619名工农兵学员。

版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教育新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