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专题 > 聚焦两会 > 2016两会 > 两会教育 > 代表委员声音
代表委员疾呼:特殊教育最大的“瓶颈”是师资
2016-03-15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大,编制吃紧,代表委员疾呼——  

特殊教育最大“瓶颈”是师资 

  “师资严重不足已成为当前特殊教育面临的最大瓶颈。”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教授余争平,说起特殊教育来,忧虑的神情写在脸上。

  与余争平一样,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也是一直关注特殊教育师资不足问题。他以江苏镇江句容特教中心举例说:“学校共有10个班级,按照标准应该配备40名教师,但目前在编教师只有24名,还包括两名聋人教师,缺编严重。教师培训转岗难以实施,只要几名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校运转就会陷入困境。”

  “又要搞教学,又要照顾特殊学生的吃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这是特教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余争平看来,这种工作的特殊性,客观上造成了特教教师招聘难的现状。

  对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俊明深有感触。在2015年底教育部新闻办举办的特殊教育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他谈起1993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时的经历:“那年,我们特殊教育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只招到了25人,有两人进来后不到一个月就退学了,其中一个人以为特殊教育是做情报工作的,还有一个人是智障人士,当地政府以为特殊教育是教智障人的,就把他送过来。”

  方俊明所说的这种情形,眼下虽有好转,但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是,社会上对特殊教育教师作用的认识仍存误区,认为特殊学校不需要高水平教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云英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地方的特教学校教师因为待遇和工作环境问题面临招聘难。“这也间接造成了这些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有限、学生学习环境较差。”陈云英说。

  针对特教师资严重不足、师资水平不高的问题,代表委员们也纷纷提出对策。朱晓进建议,国家应加强特殊教育顶层设计,充实特教师资、化解高校特教专业生源不足难题,这是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朱晓进还进一步提出,特教教师面对特殊的施教群体,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予以关注。“在一些特教学校,心理健康有问题的教师人数超过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朱晓进说。此外,特教学校的编制标准为1个班级4名教师,已经滞后,编制吃紧现象突出。

  为此,朱晓进建议,加大经费和编制支持力度,改善特教学校编制;设立专门针对特教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和实施细则;关注特教教师职业成就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在现有比普通教师高15%岗位津贴基础上再上浮10%;加大特教教师流动交流幅度,解决特教教师圈子过窄、持续动力不足问题。

  陈云英则呼吁,要增加特殊教育投入,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以提高特殊岗位津贴的方式把提高特教教师待遇问题落到实处,让他们安心从教。“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年4000元提高到6000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龙墨都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要建立康复大学,相信若干年后可以看到康复大学的毕业生积极投身我国康复事业。但目前康复专业人才的管理体制不顺畅,没有单独的职称评审序列,很难留住人才。建议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尽快解决。

  “残疾儿童受教育问题非常重要,涉及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也涉及民生保障。”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一直把农村、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残疾儿童入学问题放在心上,她向记者透露,今年全国政协将把特殊教育问题列为年度重点调研内容,并将召开双周协商会。(本报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余闯)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印发《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
·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答记者问
· 全国政协召开座谈会围绕"重视特殊教育"建言献策
· 聚焦特殊教育:让“特殊”沐浴在阳光下
· 特殊教育下一步应向两端延伸
· 全国首家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近日在上海成立
· 报告显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的比重增加缓慢
· 报告显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总投入5年翻番
· 特殊教育专题评估报告(摘要)
· 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要向融合教育转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